-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色学院学报杂志社投稿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百色学院学报杂志社投稿
005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刊以树立精品意识为办刊导向,坚持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
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
《百色学院学报》
(原刊名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是地处百色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山区的一家西部地方高校学报,创刊于1988年
部主任韦国友副教授、副编审。我刊立足于本地丰厚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源,在坚持学术性的同时,突出刊物的个性—
—地方性和民族性,开辟了富有个性特征的栏目,如“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百色历史文化研究”、“革命老区精
神研究”、“反贫困研究”、“南疆开发研究”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2002年获第二届广西高校学报评优一等奖
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社科学报
2001年获广西第四届优秀社科期刊
期刊名称:百色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百色学院
主办单位:百色学院
国际刊号ISSN:1673-8233
国内刊号CN:45-1355/Z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历史沿革: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现用刊名:百色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88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哲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研究、语言。
投稿须知
1.来稿一般以5000~6000字为宜(优稿、特稿可在10000字左右),如不同意编辑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
2.务请提供作者通讯地址(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编、联系电话)与作者简介(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历与职称、研
究方向),以便我刊责任编辑随时与作者取得联系。
立性和自含性,不能出现“本文”字样。
4.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标引,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上页码。文末参考文献请按下列格式书写: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期号)、页码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
为标志,英文关键词前以“Keywards:”作为标志。
6.若有意向我刊惠赐系列来稿,请在第一次投稿时惠寄系列来稿的前两篇,以便我刊采用后能够连续刊出。
7.来稿若系基金资助课题、攻关项目,请分别注明基金资助来源、项目名称、项目批准文号及项目负责人。
杂志目录
2013年5期目录
1.中国文化的编码与解码自觉——序《中国灯谜年鉴》叶舒宪,YEShuxian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2.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以《周易》为例柳倩月,LIUQianyue
3.N级编码理论与挖不透的表象之墙赵周宽,ZHAOZhoukuan
4.从“桐叶封弟”“司马牛致邑与珪”看玉文化传统的中心地位黄理红,HUANGLihong
5.焚膏继晷探幽揽胜——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专家访谈录之“吴福祥专访”何彦诚,吴福祥
6.语言接触与语法复制吴福祥,WUFuxiang
7.茶洞语研究述评吴俊芳,何彦诚
8.武鸣县城官话同音字汇陆淼焱
9.作为文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汤晓青教授访谈录汤晓青,付海鸿,TANGXiaoqi
ng,FUHaihong
10.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命名问题再探讨郭明军
11.少数民族身份叙事与理想诉求——《梁聚五文集》的学术思想评析吴正彪
12.人类学非西方理论范式构建的尝试——评徐杰舜《乡村人类学》刘珩,LIUHeng
13.博物馆如何利用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实践为例廖华,LIAOHua
14.论传统节日在现代时空中的文化显现陆斐
15.从天琴形制的三个发展阶段看族群文化传播黄新宇,HUANGXinyu
16.邓小平在百色起义时期的财政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实践李会荣
17.邓小平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实践及意义徐洪刚
18.左右江革命老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研究黄宗将,黄东升
19.“有诗为证”:从被批判到被理解梁冬丽
20.文体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协作组工作研讨会的通知.PDF
- 教育程度与分配公平感 :结构地.PDF
- 文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PDF
- 新制度经济学市场化.PDF
- 新乡市中小学高级教师结构比例备案情况表.PDF
- 新泰市汶城中学体育场建设项目(二标段:塑胶场地变更公告.DOC
- 新时期我国环境法律实施机制的现状与完善.PDF
- 新时期医学研究生与导师科研关系的建立.PDF
- 0uefdb013经济学院.doc
- 1-1我与社会.ppt
-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pdf
- 氟尿嘧啶专着3241 fluorouracil cream3240.pdf
- 讲稿讲稿专着碘iobenguane 123 injection3517.pdf
- 案例电话传真2261uk.pdf
- 分析文凭计划bi programa del elistama dutch paper 1 hl markscheme.pdf
- 小提琴ii192二幕一场分谱-23 violin.pdf
- 详解介绍2005ifla-筑空间winners.pdf
- 已知芦苇数量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内容学生xunan yan id bhp billitonmy ass 1屁股.pdf
- 门罗双脑同步技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