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子沟通技巧{二}2010/12/29
亲子沟通技巧(二)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玉凤 2010.12.29 第一部分:认清孩子的行为 前 提: 父母的感觉和孩子的行为要相互区分, 父母协助孩子改变的是行为。 什么是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一般是可以看见的、可以听见的。 父母的感觉——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观、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判断。 辨别“行为”与“评价” 父母说:“你这孩子真调皮” 。 “孩子今天早上自己叠被子了。” 家长咨询的问题 1、我的孩子好动,一会儿也静不下来。 2、我的孩子总是喜欢看电视,就是不爱做 作业。 3、我的孩子很任性,总是和我对抗。 4、我的孩子很淘气,在外面好跟人家打架。 5、我的孩子很体贴父母,特别讨人喜欢。 6、我的孩子做完作业从不检查,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行为的判断方法: ★可以用照相机拍下来的——可以看得到的。 ★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的——可以听得到的。 行为和感觉的关系: 行为产生影响,影响带来感觉。 可接受行为 孩子所有能带给父母正面的情绪,比如愉快的、幸福的、平和的等行为。 如: 孩子放学一到家,就打开书包做作业。 孩子做完作业后,帮父母做些家务。 孩子和小朋友小声讨论问题。 16岁的儿子单独骑车上学。 请写出:自己孩子有哪些行为是你可接受的? 不可接受行为 孩子所有带给父母“不安、生气、烦恼、疲倦、愤怒、担忧、压力”等负面情绪的行为。 如: 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去打游戏,而且一玩就是3个小时。 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把电视机打开,而且声音很响。 孩子把作业本扔得乱七八糟; 孩子在很冷的天气里坚持穿裙子。 请写出:自己孩子有哪些行为是你不可接受的? 虚伪接受的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有些行为表面上能接受,但同时心里产生不愉快感。 如: 应孩子的要求带孩子到公园玩,但内心想着孩子的作业还没做完,对孩子产生不耐烦情绪,表现冷漠。 女儿征求父母的同意到同学家过夜,回来后母亲面色阴沉,不愿和女儿说话。 ★虚伪接受的本质:仍是对孩子行为的不接受。 行为的划分 行为窗 可接受的 不可接受的 行为接纳线 影响行为接纳线上下移动的因素: 1.对象的变化 (1) 不同的对象,父母接纳程度不同: 15岁的哥哥骑车去学校。 10岁的妹妹也要骑车去。 (2)年龄不同,父母接纳程度不同: 1岁孩子大小便,解在身上; 5岁孩子大小便,解在身上。 3岁孩子看动画片; 15岁时看动画片。 行为接纳线 (3)性别的不同,父母接纳的程度不同: 男孩子剃光头 女孩子剃光头 2、环境的变化: 孩子在操场玩踢球; 孩子在客厅玩踢球。 孩子一大早看电视; 孩子晚上七点看电视。 行为接纳线 3、父母的心理状况: 父母开心时,看到孩子在玩; 父母不开心时,看到孩子在玩。 总之,行为接纳线的上下变动,受对象(孩子)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父母的心理状况等三大因素影响。 父母对孩子行为接纳线浮动的正确程度: 父母受到自我因素的影响而对孩子采取前后不一致的态度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对不同环境中的同一行为不必要采取相同的态度。 父母双方的态度不必永远保持一致。 父母态度不一致 父母没有必要都接受不同环境中的相同行为。孩子在不同环境中的相同行为,对父母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父母很难都接受或都不接受,应视具体环境而决定。 父母双方的态度不会永远保持一致。对孩子的某一行为,父母双方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看法也无法永远保持一致。最佳的方法是每个人应真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面对孩子的问题。 第三部分:划分问题的归属 许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有责任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了解问题的归属原则会使我们改变对孩子的行为。 判断标准 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亲子状态 父母与孩子相处可以分为三种状况: 1.父母有问题; 2.孩子有问题; 3.双方无问题。 孩子有问题 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烦恼、沮丧、生气、焦虑等不舒服的感觉)。 “孩子有问题”并不是说孩子做错了什么,也不一定与父母有关。 举例 孩子在学校体育比赛中没有获奖,感到很沮丧。 快要考试了,孩子感到很紧张。 数学上有难题,孩子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解答出来。 孩子想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又担心作业做不完,感到很犹豫 。 思考:还有哪些? 父母有问题 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的行为干扰到了父母,父母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烦恼、生气、焦躁不安等情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sense海信中央空调 Hi-Multi M 系列HVR-560W SM2FZBpa,HVR-615W SM2FZBpa,HVR-680W SM2FZBpa,HVR-400W SM2FZBpa,H.pdf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_张彤.pdf VIP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企业应急管理培训.pptx VIP
- 物流工程专业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pdf
- 迅达电梯3300|3600故障代码.doc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6.docx VIP
- 砌筑工培训完整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