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纳博讷狼蛛的洞穴
[1]
米什莱 向我们讲述他在地窖里学印刷时,如何与蜘蛛结下了友
谊。一线阳光透过车间简陋的天窗,照在排铅字用的方框上,长着八条
腿的邻居从网上下来,来到方框上分享阳光。孩子让它待在那里,友好
地接待了这位信赖他的客人。对他来说,这是长期的无聊生活中仅有的
愉快消遣。当我们缺乏人际交往时便躲进动物世界,并不总是吃亏的。
我可忍受不了地窖里的愁闷,谢天谢地。我也会孤独,但我是在明
媚的阳光下和绿色的田野里,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参加田间的盛会,听
乌鸦管弦乐队的演奏,欣赏蟋蟀的交响乐。然而,我在与蜘蛛交朋友
时,比年轻的排字工更虔诚,我让它进入舒适的实验室,在我的书中间
给它留出位置,我把它安顿在阳光下的窗台上,还兴致勃勃地到它乡下
的家中去拜访它。我与它交往不是为了排遣生活中的烦恼,逃避自己与
别人一样所受的苦难,甚至是更大的苦难,而是打算把一大堆问题交给
狼蛛来回答,对于这些问题,有时它却不屑于回答。
啊!经常与之交往所产生的问题多么有趣啊!为了把这些问题恰当
地叙述清楚,用小印刷工应该得到的那种神奇的排笔恐怕不算太过分,
当然最好还是用米什莱的鹅毛笔,可惜我只有一支削得歪歪扭扭的硬铅
笔。试试看吧,不管怎样,真实的东西,外表再寒酸也是美的。
那么,我将继续研究蜘蛛的本能。上一卷中叙述过的一些实验还很
不完善,自初步的研究之后,我的观察范围已有很大的扩展,一些比较
突出的新事实充实了我的记录本,我应该利用这些材料写一部更详尽的
传记。
纳博讷狼蛛
对于一些反复提到的内容,我确实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当我们需要
列一张总表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细节材料,这些材
料常常是意外得到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观察者不是时间的主宰者,
机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支配着他,某一个问题从初次产生到得出答案往
往要历时数年,并且问题又会由于中途获得的发现,而得到拓宽和完
善。在这样一种断断续续的工作中,需要一些反复的证明,这对于连贯
思想是有必要的,我将尽量做到简洁。
我再次把老相识蜘蛛的主要代表狼蛛和圆网蛛搬上舞台。纳博讷狼
蛛或称黑腹狼蛛,选择咖里哥宇常绿矮灌木丛为定居点,那里土地荒
芜,多卵石,非常适合百里香生长。狼蛛的住宅与其说是瑞士山区的小
木屋别墅,倒不如说是堡垒。它是一个大约一拃深的洞穴,直径像瓶颈
一样宽。在那种土质中挖掘时,只要不遇上障碍,洞穴便是垂直的。狼
蛛若遇到小砾石,便把它取出来,扔到洞外;但是,如果遇到一块无法
撼动的大卵石,蜘蛛就会使走廊拐弯;假如多处受阻,它的住所就成了
带石拱门的洞穴,曲里拐弯的,大街连着小巷。
只要洞主凭着长期养成的习惯,知道哪里有拐弯,有多少层,不规
则也就不显得有什么不便。如果上面有动静,有引起它注意的响声,狼
蛛就会从蜿蜒曲折的洞里爬上来,行动就像爬直井那么敏捷。它甚至可
能发现,当它需要把具有自卫能力的猎物引进危险场所暗杀时,这个弯
弯曲曲的洞更能显示出优越性。
通常洞的底部扩大成一个厢房,是蜘蛛长久沉思的地方,也是它吃
饱肚子后的静休处。
为防止风化的泥土掉下来,洞壁上涂抹了一层丝浆,不过狼蛛很精
打细算,因为它不像纺织娘那样盛产丝。这层起凝固作用,并使凹凸不
平的地方变平滑的丝浆,主要是抹在与出口相邻的洞顶。白天,如果周
围很安静,狼蛛便停留在门口,要么是为了晒太阳,那是它最大的幸
福,要么是为了窥伺经过的猎物。如果有必要,它会一动不动地待上几
小时,陶醉在温暖的阳光里,或是突然跃起,抓住经过的猎物;纵横交
错地布在洞壁上的防护丝网,使它的小爪子在任何方向都能得到依托。
洞口的周围有一圈忽高忽低的护栏,是用细石子、碎木块和附近的禾本
科植物的干草叶纤维垒起的,所有的材料混在一块并用丝固定住。这个
具有乡村建筑风格的作品从来不会被忽略,哪怕是缩减成一个普通的防
风圈。
进入成年的狼蛛,一朝定居下来,就完完全全成了深居简出者。我
和它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我把它安顿在实验室窗台上的大罐
子里,每天都能见到它;但是,我很少见它出来;它在离洞口几法寸远
的地方,只要听到一点点动静就赶快钻回洞里去。由此我断定,在野外
的自由环境中,狼蛛不会到远处去搜集建筑材料整修护栏,而是利用在
家门口能找到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砾石很快就会用完,泥水匠就会
因没有材料而停工。
我想看看如果蜘蛛能不断地得到材料供应,能把护栏建多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