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鸿章全传—赵凡禹,孙良珠.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言 李鸿章 (1823~1901年),本名章铜,字渐甫 (一字子黻[fú]), 号少荃 (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国 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 中,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 《李文忠公全集》。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朝时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 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过继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 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 “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 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 (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 一族才 “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课馆为业。李鸿章六岁就进入 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 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他入 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 (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二十七年 (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 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 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 《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 诵。有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他以诗言志, 有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 部郎中的父亲的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 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 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 (举人)、丁未 (进士)两科中, 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 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 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 (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 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 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 予以极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 的 “乙丙之际” (即1845~1846年),即以 “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 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曾国藩可以说是李鸿章生命中的贵人。曾国藩身为清朝的重臣,在 为官处世方面颇有一套。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对他个人的发展起到了 极关键的作用。 初出茅庐的李鸿章想抓住一切时机成就一番事业。 咸丰三年 (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 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 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 “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 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 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 “整齐皆可用”。李 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 军、捻军作战。 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 “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 “翰林变 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 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他曾因咸丰五年 (1855年)十月率团练收复庐 州之功, “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次年又以克复无为、巢县、 含山的战功,赏加按察使衔。然而,功高易遭妒,一时之间,谤言四 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咸丰七年 (1857年),皖抚福济奏报李 鸿章丁忧,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翌年,太 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寓居其兄李瀚章处。 他本人遂于咸丰九年 (1859年)末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 僚。 通过曾国藩有意教导,李鸿章经过一番诚心学习后渐渐地改掉了自 己身上一些不好的习气,为人更加成熟稳重,做事更加老练稳妥。李鸿 章的有些思想也是受到曾国藩的影响的。 在历史的拐角处,李鸿章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咸丰十年 (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 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 “经制军”主力。在太平军的猛烈攻势下,江 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为了免遭灭顶之灾,在 沪士绅买办一面筹备 “中外会防局”,依赖西方雇佣军保护上海;另一 方面又派出钱鼎铭等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曾国藩原本打 算派曾国荃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