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先秦·南北朝时期—墨人.pdfVIP

中华上下五千年:先秦·南北朝时期—墨人.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言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 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 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炎黄子孙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 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 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远古燧人氏击燧取火,碰撞出了人类最初的光 明;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启了改造自然的历史;穿越春秋战国的烽火硝 烟,聆听巧舌如簧者的纵横联盟,感受到的是一场剧烈社会变革的悄然 而至;从大泽乡起义的揭竿而起,听到了发自劳苦大众的第一声怒吼; 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唐宗宋祖的辉煌鼎盛、岳飞精忠报国的赤胆忠 心、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铮铮誓词……一段段历史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 更替、圣君明主的文治武功、圣人先贤的深度哲思、政治舞台的暗藏玄 机、军事角逐的计谋韬略,这些都凝聚着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 晶,启迪着后人去领悟、思考和学习。 马克思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 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 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作为中 国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 天,因此我们特编本书。该书撷取了最能反映中华文明面貌的题材,用 生动细腻的叙述和弥足珍贵的图片将其呈现出来,以增强趣味性和可读 性,便于青少年读者轻松阅读。 悠悠历史千载事,说不完,道不尽。希望热爱并传承中国文化的广 大青少年朋友们,能静下心来翻阅此书,去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 精髓,继而书写新的历史,铸就未来的盛世辉煌。 编者 中国早期人类概述 早在200万年前,在我们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就有了人类生存的痕 迹。只不过他们的体质形态才刚刚形成,心智还未得到开启,只能利用 简单的工具进行采食和狩猎,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不过,人类也正是 从这一时期实现了与动物的根本分界——直立行走,进入了“人猿相揖 别”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中下游一带森林茂密,植被 丰厚,雨水充沛,常有象、牛、鹿、熊猫等大型食草动物在这里出没, 而同时出现在这里的还有早期人类。他们每天以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 如果捕获到大型动物,便用打制的简单石器将肉多的部位砍下来,带回 洞内与老人和孩子共同分食。由于还不懂得用火,只能借着洞口的光 亮,生食所获的猎物和采摘的植物根、茎、果实等。他们利用粗糙的石 器割肉,再将骨头砸碎吸食骨髓 (如四川巫山发掘出土的“巫山人”)。 巫山人 巫山人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1985年,考古工 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 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 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 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 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又经过了100多万年的进化,人类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不仅学会和 掌握了石器的打制、自然火的利用,还掌握了人工取火。对自然火的利 用是缘于他们尝到了自然火烧死的动物躯体,并通过味觉和消化系统使 大脑产生乐于接受的信号。此后便把火种保存起来,加以控制 (如北京 周口店发掘出的“北京人”)。 “巫山人”的婚姻还处于杂交阶段,不分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他们 时刻受到疾病和野兽的威胁,寿命很短。他们死后也没有安葬和悲伤的 意识,尸体有可能就被野兽或者同类吃掉了。 ★巫山人复原图 ★200万年前“巫山人”狩猎场景 掌握人工取火这一技能可能是出于偶然,由于当时需要时常更新打 制石器,他们发现了能够相互擦出火花的石块 (燧石)。从此,他们利 用燧石可以随时随地燃起火堆,烧烤食物,或用火驱赶野兽。由于有了 火,生活得到了改善,人的体质形态进一步得到了进化。人的心智也得 到了开启,不仅学会了用兽皮制作衣物,还懂得了用贝壳作为装饰,同 时也产生了埋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