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第六章 显影技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电子材料与制程 第六章 显影技术

第六章 微影技术 6-1 简介 微影术(Lithography)在半导体制程上较狭义之定义,一般是指以光子束经由图罩(Mask, Reticle)对晶圆(Wafer)上之阻剂照射;以电子束、离子束经由图罩、图规(Stencil)对阻 剂照射;或不经由图罩、图规,对阻剂直接照射(直写),使阻剂产生极性变化、主链断链、 主链交连等化学作用,经显影后将图罩、图规或直写之特定图案转移至晶圆。此特定之图案 可供后续制程,如离子布植、金属蒸镀,电浆蚀刻之用。较广义的微影技术则包含了上述后 续制程。微影技术可以可见光(Visible)、近紫外光(Near Ultra-Violet, NUV)、中紫外光 (Mid UV, MUV)、深紫外光(Deep UV, DUV)、真空紫外光(Vacuum UV, VUV)、极短紫外光 (Extreme UV, EUV)、X-光(X-Ray)等光源对阻剂进行照射;或以高能电子束(25 ~ 100 keV), 低能电子束( ~ 100 eV),镓离子(Ga+)聚焦离子束(10 ~ 100 keV)对阻剂进行照射。光学相 关波长范围整理如图6-1-1以供参考。 图6-1-1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之积体层次的快速增加,微影技术所要求的线幅宽度也越来越小。 制造64兆位(64 Megabit)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的设计准则(Design Rules)最小线幅宽 度约为0.35微米;256兆位约为0.25微米;10亿位(1 Gigabit)约为0.18微米;40亿位 (4 Gigabit)约为0.15 ~ 0.13微米。 低压及高压汞(Hg)或汞-氙(Hg-Xe)(氙音仙)弧灯(Arc Lamp)在近紫外光波长范围 (350~450奈米)有二条光强度甚强之发射光谱线,即436奈米之G-线与365奈米之I-线。 此两波长为目前照射步进机之主力机种。以I-线为例,传统微影制程,其解像度大致在 0.35~0.30微米间;如搭配使用特殊制程,如偏轴发光(Off-Axis Illumination, OAI); 相移图罩(Phase-ShiftingMask, PSM);表层成像(Top Surface Imaging, TSI);含光酸之 化学放大型阻剂(Chemically Amplified Resist, CAR);活性离子蚀刻(Reactive Ion Etching, RIE);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螺旋波(Helicon Wave)等低压及高密度电浆蚀刻;化学机械磨平(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等, 解度当可推进至0.30 ~ 0.25微米。光学微影改善微影质量方法综合归纳如图6-1-2。 图6-1-2 光学微影解像度最终极限在何处,一直有争议。G-线与I-线步进机在半导体制程上已 属黄昏机种,接替波长为248奈米氟化氪(KrF)准分子(激双子)雷射,解像度在0.25 ~ 0.18 微米。接替248奈米者为193奈米氟化氩(ArF)雷射,解像度约在0.18 ~ 0.13微米。193 奈米之后,接替波长可能为末代光学之157奈米氟(F2)雷射,解像度约在0.13 ~ 0.08微米。 在此之后,当进入后光学微影(Post-Optical Lithography)新纪元,何种机种能脱颖而出, 成为后光学微影主力机种,目前尚不明朗,主要视美、日半导体业界之决策。一般而言,可 能有下列五种选择:一为波长13奈米之钕:钇铝红榴石(Neodymium: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Nd:YAG)雷射诱发电浆之极短紫外光(Extreme UV)(亦称为点光源X-光、软X-光), 解像度约在0.15微米;二为波长0.8奈米为主之密实尺寸(Compact Size)同步辐射X-光(硬 X-光),解像度约在0.1微米;三为具高电子亮度场发射电子源之单元投影式(Cell Projection)电子束微影,图案之缩小投影(Reduction Projection)功能可达20 ~ 30倍, 解像度约在0.1微米;四为限角度散射投影式电子束微影(Scattering with Angular Limitation Projection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SCALPEL),亦可缩小投影,解像度 约在0.07微米;五为离子束投影式微影(Ion Projection Lithography, IPL),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