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教育扩张与婚姻变迁
臺灣人口學會 2004 年年會暨
「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
楊靜利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寬政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
摘 要
「內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教育階層婚配的主要形式,但隨著兩性教育投
入差異越來越小,「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空間逐漸受到擠壓。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
產生三種反應,一是未婚率提高,二是內婚的比例增加,三是「女高男低」的外婚
模式成長。我們首先使用 1990 年 1~12 月與2000 年 1~11 月的人力資源調查資料,
顯示教育程度對未婚率的影響因為性別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未婚
的比例就愈高,男性則相反。晚近幾年高等教育大幅成長,預期未來的未婚率將上
升。其次則利用 1990 、1993 以及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呈現「男高女低」
婚配型態的壓縮情形在年齡與教育程度兩個面向上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年齡上的
「男高女低」比例下降多移轉到「男女相等」上(事實上男性還是較高),教育程度
上的「男高女低」比例下降不僅移轉到「男女相等」上,「女高男低」的比例上升的
幅度更大。換句話說,在婚姻配對上,年齡的穩定性似乎比教育程度的穩定性來得
大。最後我們說明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女高男低」婚配比例的變遷趨勢。資料顯
示「大學」似乎是「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研究所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有從「女
高男低」的婚姻移往「不婚」的趨勢。
關鍵字:教育擴張、同質性婚姻、女高男低外婚模式。
1
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
楊靜利與陳寬政
一、前言
台灣晚近高等教育擴張的速度非常快,使得結婚的年齡不斷的延後,而男女兩
性的教育程度逐漸拉近,也使得夫妻之間的教育程度差距逐漸縮小。雖然夫妻之間
的教育程度差距縮小,但是各個教育階層仍有內婚(與教育程度相同者結婚)的傾
向,而如果是外婚(與教育程度不同者結婚),則女性傾向於嫁給比自己教育程度高
的男性。九○年代以前,此一現象並不因為世代的不同而不同(蔡淑玲,1994)。
倘若外婚模式一直維持內婚或男高女低的習慣,當兩性的教育程度逼近時,最
後難免會有些教育程度低的男性與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沒有適婚對象。1996 年開始,
女性大學院校(包括五專之四、五年級,以及二專、三專、二技、四技等)在學人
數已高於男性,1999 年來大學考試錄取人數也多是女性高於男性,晚近女性就讀研
究所人數之成長率更甚於男性。在封閉人口中(限制遷移),如果結婚的壓力大,則
教育擴張可能改變「男高女低」的社會習慣,但台灣已不是封閉人口,女性教育程
度的提昇又提供其抵抗結婚壓力的能量,則隨著教育的擴張,台灣的婚姻形成可能
有所轉變,男性可能對外籍新娘的需求愈來愈大,女性則終生未婚的機率提高。本
文主要討論台灣婚姻配對形式的變遷趨勢,以了解這樣的變遷對不同教育程度者之
擇偶可能產生的影響。
二、教育與婚姻
不論是經濟學或社會學文獻上,教育一直是婚姻變遷的重要因素。經濟學模型
強調教育擴張對客觀條件(例如婦女的勞動參與、兩性的經濟能力)的影響,社會
學則對於社會規範的變化與主觀感受如何形成(包括態度與價值觀)有較多的討論。
(一) 、結婚年齡延後與完婚率下降
經濟學從理性選擇的角度出發,說明個人如何衡量結婚與不結婚的成本與收
2
益,來決定是否結婚,其中最有名的要算 Gary Becker 的專業分工與交易論了
(specialization and trading model of marriage, Becker, 1991) 。Becker 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