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测量方案.docVIP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测量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高架区间十标 【黄阁~蕉门】 测 量 方 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 二○○五年十月 目 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规模简介 2 2.2路线平面布置 2 2.3地形地貌 3 3、测量方案 3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3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 3.2.1接桩和复测 4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4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5 3.3施工放样及测量 5 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 8 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9 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 10 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 10 8、附:钢尺检定证书 10 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3《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1.4《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 2、工程概况 2.1工程规模简介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黄阁~冲尾段工程区间10标(黄阁至蕉门区间)线路设计起讫里程为YDK50+280~YDK52+882.5。全长2.6775km,包括蕉门站桥梁上部结构。线路从黄阁站站后折返线起,沿规划市南路西侧由北向南,跨越既有市南路,规划凤凰大道,进港大道至蕉门站。 2.2路线平面布置 本标段线形较为复杂,分左右两线,左线共有五个平面曲线段,分别在:ZDK50+338.278~ZDK50+589.676,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0+822.633~ZDK51+147.177,其半径为R=800的左转曲线;ZDK51+222.088~ZDK51+794.054,其半径为R=1004.16的右转曲线;ZDK52+122.124~ZDK52+467.528,其半径为R=554.26的右转曲线;ZDK52+544.133~ZDK52+858.153,其半径为R=1204.14的右转曲线。右线共有五条平面曲线段,分别在:YDK50+364.261~ZDK50+618.452,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DK50+832.629~ZDK51+137.180,其半径为R=804.2的左转曲线;DK51+212.088~ZDK51+804.051,其曲线半径为R=1000的右转曲线;DK52+112.130~ZDK52+477.522,其曲线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2+531.634~ZDK52+870.652,其曲线半径为R=1200的右转曲线。左线有五条断链,四条长链,一条短链。线路的最大坡比为4.4‰。最小坡比为3‰,最大坡长为1050m。线路左、右线各有5条竖曲线;其最大半径为R=5000m。 2.3地形地貌 沿线地貌主要为海陆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尚存有花岗岩或花冈混合岩剥蚀残丘。多为农田、池塘、果林、花圃、乡村道路等。在里程YCK50+280~YCK52+500为丘陵和山地地貌,其余路段为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 3、测量方案 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 本标段线起点里程K50+280.000,终点里程K52+822.5,总长2.6775km(包括蕉门站桥梁上部结构),左、右两线各有5个平曲线和5个竖曲线,具有线路长,线形复杂的特点。沿线有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的11个平面控制点和三个水准点。 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地面导线点的布置列一表及示图: 表一 点名 坐标(米) X Y ⅣJ33 ⅣJ32 ⅣJ34 电动车厂 蕉门加压站 ⅣJ31 ⅣJ30 ⅣJ29 ⅣJ28 ⅣJ27 ⅣJ26 所有点位通视良好,导线复测采用附合导线形式测量,经复测合格,采用设计院的数据。(见图一) 图一 平面导线图 3.2.1接桩和复测 做好接桩记录并对桩点进行复测,将复测成果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满足精密导线和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则对各桩点进行保护和标志。 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精密导线,测角中误差≤±2.5″,测回数Ⅱ级全站仪为6测回,方位角闭合差5√n″,每边测距中误差≤±6mm,测距相对中误差≤1/60000,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8mm。所用仪器是徕卡的TCR702型2″级全站仪进行测角和测边,该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是2mm±2ppm。 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地面水准点的布置列表: 表二 点号 高程(米) Ⅱ4-34 7.9220 Ⅱ4-35 12.2060 Ⅱ4-36 7.9485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采用精密水准,在已有的城市二等水准的基础上加密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视距≤6

文档评论(0)

独角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