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处理效应.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28章处理效应

© 陈强,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 应用》课件,第二版,2014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28 章 处理效应 28.1 处理效应与选择难题 经济学中常希望评估某项目或政策实施后的效应,比如政府推 出的就业培训项目(job training program) 。 此类研究称为“项目效应评估”(program evaluation),而项目效 应也称为“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 。 1 项目参与者的全体构成“实验组”或“处理组”(treatment group, 或the treated) ,而未参与项目者则构成“控制组”(control group) 或“对照组”(comparison group) 。 考虑就业培训的处理效应评估。一个天真的做法是直接对比实 验组与控制组的未来收入或就业状况。 但参加就业培训者的未来收入比未参加者通常更低。难道就业 培训反而有害? 是否参加培训是参加者自我选择(self selection)的结果,岗位好 收入高的人群不需要参加培训,而参加者多为失业或低收入者。 2 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初始条件不相同,故存在“选择偏差” (selection bias) 。 即使实验组的未来收入低于对照组,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 实验组的未来收入是否会比这些人如果未参加培训项目的(假想) 未来收入更高。 Rubin(1974) 提出了以下“反事实框架”(a counterfactual framework),称为“鲁宾因果模型”(Rubin Causal Model) 。 以虚拟变量D 0,1 表示个体i 是否参与此项目,即1 为参与, i   而0 为未参与。称D 为“处理变量”(treatment variable) 。 i 3 记其未来收入或感兴趣的结果(outcome of interest)为y i 。 对于个体i,未来收入y 可能有两种状态,取决于是否参加项目: i y 1i 若Di 1 y =  i y 0i 若Di 0  y 0i 表示个体i 未参加项目的未来收入, y 1i 表示个体i 参加项目的未来收入。 想知道(y 1i y 0i ) ,即个体i 参加项目的因果效应。 4 如果个体i 参加项目,可观测到y 1i ,但看不到y 0i ; 反之,如果个体i 未参加项目,可观测到y 0i ,但看不到y 1i 。 个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故只能观测到y 0i 或y 1i ,而无法同时观 测到y 0i 与y 1i ,是一种“数据缺失”(missing data) 问题。 可将y 写为 i y (1D )y D y y (y y )D i i 0i i 1i 0i 1i 0i i  处理效应 其中,(y 1i y 0i )为个体i 参加项目的处理效应。 5 不同个体的处理效应不同,故将(y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