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博弈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迪克西特.pdf

妙趣横生博弈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迪克西特.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中文版序 导读 艺术的修炼 译者序 博弈的艺术 前言 导言 人们在社会中应如何行动 1 选数游戏 2 以败取胜 3 妙手传说 4 领先还是不领先 5 我将坚持到底 6 策略思维 7 巴菲特困境 8 混合出招 9 别跟笨蛋对等打赌 10 博弈论可能会危害你的健康 该你了,布朗 策略互动的两种方式 决策树与博弈树 “幸存者”的策略 (1) “幸存者”的策略 (2 ) 非理性与关注他人的理性 (1) 非理性与关注他人的理性 (2 ) 非常复杂的树 一心二用 案例讨论 多种情景,一个思想 一段小小的历史 (1) 一段小小的历史 (2 ) 以牙还牙 较新的实验 (1) 较新的实验 (2 ) 如何达成合作 康德定然律令解 商界中的困境 公财悲剧 自然界的腥牙血爪 捷足先登 案例讨论 中文版序 在美国,有人会惑于本书标题中的“艺术” 一词。他们可能会想, 这是不是一本描述策略的绘画图书呢?哦,当然不是了。不过,在中国 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疑惑。我们在 《妙趣横生博弈论》中的意思,恰如孙 子在 《孙子兵法》中的意思。我们旨在教会大家策略的原理。 因 《孙子兵法》英译为The Art of War (即 《战争的艺术》),故作 者才有此一说。在此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将书名译为 《妙趣横生博弈 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译者注但从这个视角看,本书的标 题又可能给中国读者带来另一个疑惑。也许有人会认为,策略完全就是 如何击败他人的计谋,谋划策略就如同赢得战争。这一观念未免过于狭 隘。任何策略的目的,都旨在实现你的目标。有时,你需要与他人合 作;有时,你需要克服他人的异议。在本书中,我们将努力教会大家如 何合作,也将努力教会大家如何竞争。正如孙子曾言:“不战而屈人之 兵,善之善者也。” 但凡翻译,都有挑战。英文与中文的互译尤其如此。我们的朋友 (也是昔日的学生)芮成钢用“龙”这个词来形容这一问题。在美国,龙 是一只喷火的邪物,它被一个勇士杀死。而在中国,龙是带来吉祥、迎 接新年的神物。同一个词,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这种观念差异揭 示了博弈论中最重要的教训:一个人必须理解对方的想法。在本性上, 人们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策略 的艺术要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看重什 么,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 大约65年前,约翰#8226;冯#8226;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 ) 和奥斯卡#8226;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以其著作 《博弈论与 经济行为》开辟了博弈论的现代领域。岁月荏苒,而今博弈论的应用已 变得日益广泛——现在的标题也完全可以改为“博弈与人类行为” 。当 然,孙子早在大约2500年前就已熟知这一理论了。能够将博弈论带回它 的祖籍,我们深感荣幸。 阿维纳什K 迪克西特 巴里J 奈尔伯夫 导读 艺术的修炼 差不多15年以后,迪克西特和奈尔伯夫的非常成功的博弈论著作 《策略思维》,升级成为新的博弈论著作 《妙趣横生博弈论》。我 想跟大家说说自己对于为什么叫做“艺术”的理解。 原书名为The Art of Serategy ,直译为“策略的艺术” 。——编者注从 《策略思维》到 《妙趣横生博弈论》,固然大部分材料是新的,但是书 名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作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事实上,两位作者自 己就写道:“在创作 《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当时的精神 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才彻底认识到合作在策略情 形下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良好的策略必须很好地把竞争与合作结合 起来。”从“策略思维”的提法到“策略的艺术”的提法,准确地体现了人 类认知的这个深刻进步。 正如作者强调的,博弈论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必须理解对方 的想法。人们在本性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 的需要。但提高到“策略的艺术”的层次,那就不能囿于自我中心,而是 要理解他人的立场、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