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李时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水 释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 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 儿烦热。 附方   夏冰 释名亦名凌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 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 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附方   流水 释名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 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为沸珠满 盆为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眼睛闭不住) 。用劳水五升、 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时,去滓,饮汁, 每饮一小杯。一日三次。 治汗后奔豚(误服发汗药,引起小肚子胀痛,有气上冲,“如豕之奔 突”,故名奔豚) : 附方茯苓一两、炙甘草二钱半、桂枝三钱、大枣二枚,用劳水二升 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一两服两次。   醴泉 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痛,疰忤(即鬼疰,见“半天河”条下) ,消渴,反胃,霍乱 等。治病以新汲水为好。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 《东观记》说:常饮醴泉, 可除痼疾(久病) 。 附方   盐胆水 释名亦名卤水。煮盐初熟时,槽中沥下来的一种黑色浓汁。味苦, 不能吃。可用它做豆腐。 气味咸、苦、有大毒。 主治各种虫蚀病,颈瘘(颈部淋巴结核) ,疥癣,痰厥等。 附方盐胆水有大毒。治痰厥,用盐胆水灌进,随同痰吐出,所以不 中毒。其他病,盐胆水可不入口。便是外擦,凡疮有鲜血者,亦不宜用 盐胆水,以免它进入血管,使人中毒。   地浆 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 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例如吃花椒、胡椒 过多,吃没有煮熟的野芋,误吃砒霜等,都会中毒,饮地浆可解。有些 病人,在服人含有荆芥的药剂后,如吃黄 鱼,也会中毒,用地浆做解 药,有效。得“干霍乱”症(欲吐吐不出,想 不出,上膨下胀,闷苦万分) 的人,饮地浆三至五杯,禁忌米汤,可以治好。 附方   浆水 释名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 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 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主治上吐下泻(浆水煎干姜饮用) ,过食腊肉,致筋痛肚闷(浆水煎粥 吃,加少量老鹰屎,效果更好) ,手指肿痛(浆水加盐泡患处,水冷应换 热) ,脸上黑痣(每夜用热的浆水洗脸,再用布揩红,以白檀香磨汁涂 擦) ,骨鲠在咽(慈石经火煅醋淬后,加焙过的陈橘红和多年浆水脚,做 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 浆水还能调中引气,开胃止渴,解烦去睡,调理脏腑,利小便。 附方   艾火 释名 气味 主治艾火可灸治许多病。先点好麻油灯,取艾茎一条,沾油烧燃, 在疮肿上方徐徐照射,有效。如治风湿痛,则取艾叶加少许硫磺,用纸 包成捻子,沾油点燃,在患处照射。 附方   针火 释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 气味 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 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然后把针不断沾油,不断持向灯 火里去烧。要烧到通红才能用,用时须按穴道针刺。或针末烧红或是冷 针,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于人有害。 火针,“乃为筋寒而急者设” 。所谓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缩不 已。这是火针是古的用途。以后,又有人用以刺积块,又有人用以刺痈 疽。以后,还有人用以治伤寒症。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总结火针 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约有下列四项: 1、治风寒筋急挛引痹痛,即所谓急抽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