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前世今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训前世今生

军训的“前世今生”军训无疑是新生们面临的“开学第一课”,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那么,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什么内容?让我们跟随文章,在历史中回溯与探寻军训的“前世今生”。夏商周:要学“礼乐”,也要学“射御”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对学生的军事教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射就是射箭技术,御则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周礼·保氏》中如是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是我国最早有关“学生军训”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射御之术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训练仍非常重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军事家孙武去见吴王,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还要遵守军令,不可违背。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只顾嬉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便下令把队长拖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要斩他的爱妃,急忙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来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违犯了军令都该接受处分,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发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再开玩笑了。这便是“孙武练兵”的典故由来。春秋时期,对广大“亦兵亦农”的普通国人来说,军事训练和实战演习主要是通过参与田猎活动来实现的。除此之外,排演战斗舞蹈(“武舞”),也是春秋时期列国军事训练中的重要项目。参加武舞的人员,一般都手持戈盾,模拟作战的基本动作,既用来激励舞者本人和旁观者的战斗激情和尚武精神,又促使参加舞蹈者熟悉作战动作的要领,为实战作必要的准备。被后世尊为中国国民教育开创者的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论语·子路》中有记载:“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把军事训练和教育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正所谓“射御足力则贤”,军事技能的高下被人们一度视为一个人是否贤能的标志,而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文武兼备者就有七十二人。秦汉:职能弱化著名文学家贾谊曾在《过秦论》中写道:“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秦朝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对军训仍然十分重视,但统一政权之后,为防范平民造反,始皇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在此影响下,学校军训开始走下坡路。到汉代,在独尊儒术的作用下,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被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萧条,但在史书中仍可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后汉书·儒林列传》曾记载:“王莽世,敎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於外黄狱。”(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五百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给其加上“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的罪名,将刘昆及其家属关押外黄监狱,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可见,私学虽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击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隋唐至宋:“偃武修文”谋取功名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举不考武学,文人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唐朝在开国之初确立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玄宗李隆基于先天元年亦说:“先王务本,君子之教,化人成俗,理国齐家,必由於学矣。”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静坐轻活动的教育理念。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军事训练就变得毫无必要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除了历朝历代开国打江山很短的时间里重视一下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文人闭门只读书的情形。明清:八旗子弟武功不到位,不能进考场清王朝以武功开国而得天下,开国之初举办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