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循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 2.1氮输入对湿地系统的影响 试验目标:定量研究外源氮在湿地系统中的分配与去向。 试验设计:利用基于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的模拟试验来开展本项研究。 实施方法:2010年3月1日进行湿地植物的移栽,采用上口直径40cm、下口直径32cm、高42.5cm的塑料桶作为移栽桶,并按湿地土壤的自然深度进行移栽。因各桶内的植物密度不尽一致,所以为使各桶间具有一致的代表性,试验前将各桶内的植株定在30~40株之间,并使其在桶内拥有15天左右的适应时间。3月16日施入15N丰度为20.28%的15NH415NO3(上海化工研究院)。试验依照氮浓度设CK、1 N和2N三种处理,即用一组桶作对照,另两组桶分别施入1.50g和3.00g硝酸铵。试验过程中通过不定时的添加自来水以保持其与野外湖滨带的水分条件相一致。为了避免大雨天造成桶内积水外溢而损失同位素,在模拟试验场的上部设置防雨装置,在雨天将加入同位素的各桶用防雨装置遮蔽。分别于施氮后10d、20d、30d、60d和90d取样,两个重复。取样时,先用剪刀沿土壤表面剪下植物的地上部分并分离为茎、叶和叶鞘,植物根系用水小心冲洗至无泥土为止,在将植物各器官置于80℃烘干箱中烘干称重后磨碎成粉待测。土壤样品按0-10、10-20、20-30、30-40cm分层采集后,迅速风干,在研磨过100目筛后,装袋待测。所有样品用凯氏法测全N,用质谱法测15N丰度。 2.2湿地氨挥发试验 试验目标:研究湿地的氨挥发规律及影响因素,估算氨挥发量。 试验设计:采用通气法测定氨挥发量。试验采用的通气法装置由聚氯硬质塑料管制成(图),内径15cm,高10cm。测定过程中分别将两块厚度均为2cm,直径16cm的海绵均匀浸以15ml的磷酸甘油溶液(50ml磷酸+40ml丙三醇,定容至1000ml)后,如图置于硬质塑料管中,下层的海绵距管底cm,上层的海绵与管顶相平。试验前,在样地的不同位置分别放置3个通气法氨捕获装置,调整后即开始试验。取样频次以7天左右为宜。取样时,将通气装置下层的海绵取出,迅速按编号分别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同时换上另一块刚浸过磷酸甘油的海绵。上层海绵视其干湿状况3~7d更换一次。变动摆放位置后,将装置重新好,开始下一次的吸收。把取下的海绵带回实验室后,分别装入500ml的塑料瓶中,加300ml 1.0mol/L的KCL溶液,使海绵完全浸于其中,振荡1h后,浸出液中的铵态氮用蒸馏定氮法或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 10-2 式中,M为单个装置平均每次测得的氨量(mg);A为捕获装置的横截面积(m2);D为每次连续捕获的时间。 2)湿地氨挥发影响因素的观测及测定项目如下表。 氨挥发影响因素观测、测定项目与时间安排 类别 样品 测定项目 时间安排 气候条件 —— 气温风速 土壤物理性质 湿地土壤层地温、土壤含水量、粒度 土壤化学性质 pH、 人为活动 —— 2.3湿地N2O的释放通量 试验目标:研究湿地的N2O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估算释放量。 试验设计:静态箱法的基本原理是用观测箱罩住被测表面并封闭,使箱内空气与外界没有任何交换,然后定量的测定箱内空气中N2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由此计算出被测表面N2O的交换通量。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静态箱材料为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玻璃,厚度6mm,尺寸大小:50cm(长)×50cm(宽)×50/80/100cm(高),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高度选择相应的箱高,箱子底面开口,观测时将静态箱放入已插入土壤20-30cm深处的不锈钢底座外缘的凹槽中,并用水密封,这样保证了采样过程的气密性。采样箱顶部安装了小风扇,以使箱内气体混合均匀,箱内放有温度计,以测定箱内气温的变化。 实施方法:监测频率为1次/周(如遇到特殊天气如大风、降雨等则稍做调整)。监测分别于监测日上午8点的0min(t0)、20min(t1)、40min(t2)和60min(t3)进行。采样时用气密性注射器抽取气体样品,并将其储于铝塑复合气袋(1L)中。N2O通量的日变化计划于在2010年5月、7月和9月进行,监测频率为6次/24h。 1)样品分析 N2O气样用配有63Ni的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岛津GC-14A气相色谱仪测定。填充材料为Porapak Q,检测器、进样口和分离柱的温度分别为300、100和60℃,载气为高纯氮气(纯度99.999%)。N2O排放通量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F为N2O通量,为箱内气温和气压下N2O的密度,和分别示时间内增加的N2O质量和混合浓度,h、A和V分别是箱的高度、底面积和体积。 2)湿地N2O释放影N2O释放影响因素观测、测定项目与时间安排 类别 样品测定项目 时间安排 条件 —— 气温 土壤物理性质 湿地土壤层 土壤含水量、粒度 土壤化学性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