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同步练习.docVIP

《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同步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同步练习

《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道一以贯之     贯:贯穿 B.其恕乎 其:大概 C.言近而指远者 指:意义 D.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病:担忧 2.(对应本课“局部探究”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善言也 何谓也 B.己所不欲 所求于人者重 C.言近而指远者 修其身而天下平 D.吾道一以贯之 君子之言也 3.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B.孔子辞以疾 C.谁能出不由户 D.吾道一以贯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莫由斯道也 A.皆指目陈胜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生死而肉骨也 D.天下云集而响应 5.名句填空。 (1)夫子之道,________。 (2)言近而指远者,______;____________,善道也。 (3)君子之言也,__________;君子之守,__________。 (4)己所不欲,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孟子》中的文字,完成6~8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言近而指远者   近:________ (2)守约而施博者 施:________ (3)不下带而道存焉 带:________ (4)修其身而天下平 修: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孟子所提倡的君子修身之道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观察下面的漫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字) (3)请选择一个角度对漫画进行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孟子的“民本”思想为话题,仿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屈原流落汨罗江,心怀楚国,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颠沛流离,心怀苍生,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刚学习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运用。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D项,病:毛病。 【答案】 D 【解析】 A项,助词,表判断;助词,表疑问,呢。B项,均为助词,后面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C项,转折连词,却;顺承连词,从而。D项,为代词,它,指道;结构助词,的。 【答案】 B 【解析】 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 【解析】 例句“道”,名词活用为动词,行走。A项,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看。B项,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C项,肉:名词的使动用法,使……长肉。D项,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答案】 A 【答案】 (1)忠恕而已矣 (2)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 (3)不下带而道存焉 修其身而天下平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