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7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讲
原子发射光谱 教学目标: 1.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组成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2.掌握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3.掌握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4.掌握光谱定量分析条件的选择及干扰与消除方法; 5.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教学重、难点: 1.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组成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2.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3. 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4. 光谱定量分析条件的选择及干扰与消除方法。 AES发展概况 AES(原子发射光谱)是光谱分析法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 1859年,基尔霍夫(Kirchhoff G.R)和本生(Bunsen R.W)制造了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 1860-1907年间 用AES发现了铯、铷、铊等13种元素(镓、铟、惰性气体及部分稀土元素)。 20世纪30年代后迅速发展, 发现新元素;促进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无机材料的定性、定量。 20世纪60年代以后 新型光源、先进电子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AES的进一步发展。 1961年, 里得(T.B Reed)研制成功了ICP,此后不断有人改进。 1974年, 出现第一台ICP-AES 1980年 ICP-MS联用,建立了一种检出限低, 谱线简单,可同时快速测定多种元素,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法。 如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的E/AN250型ICP-MS仪,由加拿大SCIEX公司制造。 原子发射光谱优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进行多种元素同时测定(70多种元素的分析) 缺点: 1.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标准制备困难; 2.只能用于元素分析,不能确定试样中化合物的状态和结构; 3.摄谱法准确度不高; 4.设备昂贵。 其主要功能及应用范围: 半定量分析:可以测定78种元素。 定量分析:痕量或超痕量(<0.0001%)元素分析; 同位素比值和同位素稀释等。 可分析环境、生物、医药、临床等样品中的稀土元素,痕量元素,同位素、价态、形态分析等。 第二节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一)原子能级与能级图 (三)几个概念: 激发电位(或激发能) :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需要的能量 主共振线:具有最低激发电位的谱线叫主共振线。主共振线一般是由最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射的谱线(一般是谱线强度最大的线)。 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所发射的谱线,以I表示, 如Mg Ⅰ285.21nm为原子线。 离子线 :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离子线。以II,III,IV等表 示。如MgⅡ280.27nm为一次电离离子线。 注: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所产生的原子线和离子线都是该元素的特征光谱。 二.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自吸:由弧焰中心发射出来的辐射光,被外围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而降低了谱线的强度。此现象叫自吸。 自蚀:自吸严重时,中心部分的谱线 将被吸收很多,从而使原来的一条谱线分裂成两条谱线,这个现象叫自蚀 。 * 三、光谱定性分析的操作过程 1.试样处理 对无机物可作如下处理: ①.金属或合金试样:由于金属与合金本身能导电,可直接做成电极,称为自电极。若试样量较少或为粉末样品,通常置于电极小孔中,然后激发。 ②.矿石式样:磨碎成粉末,置于由石墨制成的各种形状电极小孔中,然后激发。 第四节 光谱定性分析 * 试样处理 ③.溶液试样:ICP光源,直接用雾化器将试样溶液引入等离子体内。 电弧或火花光源通常用溶液干渣法进样。将试液直接滴在平头或凹面电极上,烘干后激发;或先浓缩至有结晶析出,然后滴入电极小孔中加热蒸干后再进行激发;或将原溶液全部蒸干,磨碎成粉末,置于由石墨制成的各种形状电极小孔中,然后激发。 ④.分析微量成分时,常需要富集,如用溶剂萃取等。 对于有机物: 一般先低温干燥,然后在坩埚中灰化,最后在将灰化后的残渣置于电极小孔中激发。 气体试样: 通常将其充入放电管内。 * 电极 电极材料:一般采用光谱纯的碳或石墨;电极尺寸:直径约6mm,长3~4cm;试样槽尺寸:直径约3~4 mm,深3~6 mm。 试样量:10 ~20mg ; 优点:石墨具有导电性能良好,沸点高(可达4000K),有利于试样蒸发,谱线简单,容易制纯及容易加工成型等优点。 缺点:放电时,碳+氮产生氰 (CN),氰分子在358.4~ 421.6 nm产生带状光谱,干扰其他元素出现在该区域的光谱线,需要该区域时,可采用铜电极,但灵敏度低。 * 光谱定性分析的操作过程 2.摄谱 ①.光谱仪 ②.光源:在定性分析中,一般选用通常选择灵敏度高的直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