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谦词和敬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谦词和敬称

敬称与谦辞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古人常用的谦称词汇有:愚、鄙、敝、卑、窃、仆等。这些词都含有愚笨、无知、阅历较浅的意思。使用这些自谦词时,是以说话者的自谦来提高对方的身份。读书人或文人常使用小生、晚学、晚生等词,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进之辈。还使用不才、不佞、不肖等词,谦指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识平庸。官吏一般自谦为下官、小官、末官、小吏等。老人自谦时,常使用老朽、老父、老汉等词,以示自己已进入暮年,衰老无用。 中国古代使用的自谦词,数量很大。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在相互交往时,都使用自谦词,所以中国社会一直能保持谦逊文明的良好风尚 敬称 在谦称自己的同时,古人又以敬称来称呼对方。敬称词多带有敬重、敬仰、颂扬的感情色彩。古人常把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才,称为“圣”。如孔子就被尊称为“孔圣人”,孟子则被尊称为“亚圣”,意为仅次于圣人者。后来又专门用于对帝王的敬称,如称皇帝为圣上、圣驾。甚至与他相关的事物,均被冠以“圣”字。如称皇帝的身体为“圣体”、“圣驾”,皇帝的谕旨为“圣旨”、“圣谕”。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多敬称词中,陛下、阁下、殿下、麾下、足下等词,是使用最为普遍的。“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将军言麾下,使者言节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同类相与言足下。”(段成式《酉阳杂俎》)? 与这些敬称词意思相同的,还有“在下”、“门下”等,这些称谓都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假借、转注等语法关系,以自己之卑微,转指对方的尊贵,以此表现自己对对方的敬重、尊敬、仰慕之情,故而成为一种特定的教称词。 在称呼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使用家、舍、先、亡等作为谦称词。?“家”专指比自己辈分大或年长的亲属,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公,母亲为家母、家慈,兄、嫂为家兄、家嫂等。“舍”专指比自己辈分小或年幼的家人,如舍弟、舍妹、舍侄、舍婿等。? ??“先”和“亡”,含有哀痛、怀念之意,专指已经故去的亲属,且也有辈分、年龄的区分。。先”用于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家人,如先祖指巳欹的祖父,先父、先考、先人则指已故的父亲,先母、先妣同指已故的母亲。“亡”专指比自己辈分小或年幼的家人,如亡弟,亡儿、亡友等。? ??在称呼对方的亲属时,常使用令、尊、贤敬重之称。“令”,含有善、美之意。在使用时,不受对方辈分和年龄的限制,可通用于对方的亲属。如称呼对方的父母时,可称作令尊、令翁、令公和令母、令堂、令慈;称对方的妻子为令妻、令正;称对方的儿女为令子、令郎和令爱、令媛;称对方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弟、令姊(姐)、令妹;称对方的女婿为令婿等。 “尊”和“贤”在用于称呼对方亲属时,则有严格的辈分和年龄区分。“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风操》)。即“尊”用于称呼对方叔父以上的亲属。如称呼对方的祖父为尊祖,父亲为尊父、尊翁、尊公、尊大人,母亲为尊堂、尊上、尊夫人。“贤”则用于称呼对方叔父及以下的亲属。如称对方的叔父为贤叔,兄弟姐妹为贤兄、贤弟、贤姊(姐)、贤妹,还有贤侄、贤婿、贤友等;称对方的妻子为贤阁、贤内助。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