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家庭功能亲职压力及子女管教效能感研究报告-International.DOCVIP

天水围家庭功能亲职压力及子女管教效能感研究报告-International.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水围家庭功能亲职压力及子女管教效能感研究报告-International

天水圍家庭功能、親職壓力及子女管教效能感研究報告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天水圍(北)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2008 年 鳴 謝 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 完全有賴以下學校的校長、老師、以及家長的衷誠合作和參與,特此致謝 : 大埔浸信會幼稚園天澤分校 青衣商會天水圍幼稚園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 香港學生輔助會小學 本研究是「天水圍社區能量建設行動研究」的一部分,在此對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撥出研究經費支持這個研究項目表示謝意。相信通過對天水圍區內的家庭的處境作持續的研究,配合家庭服務的策劃和推行,能夠回應區內家庭的需要。 大 綱 頁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研 究 背 景 第二章 文 獻 回 顧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第四章 研 究 結 果 第五章 討 論 第六章 總結與建 議 參考書目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七十年代以來,研究和文獻開始關注社區生態環境對於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ing) 和子女管教 (Parenting) 的重要性 (Crnic et al., 1986; Johnstone, 1978; Mistry et al., 2008; Parke et al., 2004; Patterson et al., 1990; White Rogers, 2000; Yeung et al, 2002)。 一般來說,生活於貧窮、社會資源匱乏、高失業率、以及在邊緣化社區中的家庭,其家庭功能及管教子女方面會有較多的問題 (Ackerman, et al., 2003; Barnett, 2008; Elder, et al., 1995; Hanson, et al., 1997; McLoyd, 1998; Petterson Albers, 2001)。 這是因為生活物質條件不利的環境中,父母及其子女需要同時面對多方面的困難,包括經濟困難、工作壓力、學習問題,和區內治安,以及活動空間擠迫等情況問題 (Barnett, 2008; Brody, et al., 2008; Conger et al., 2002; Fuligni Yoshikewa, 2003; Linver et al., 2002; Loernz et al., 1991)。 家庭在同時面對和解決生活環境帶來的各種困難時,家庭成員關係、交往和溝通等方面都會出現較多的張力和磨擦;而父母在親職角色上也會較容易感到乏力和不知所措 (Ackerman, et al., 2004; Masten Coatsworth, 1998; McLanahan, 1997; Sampon Laub, 1994)。 相對於香港其他較為富裕的社區來說,天水圍是一個住戶收入較低,內地新移民較多,以及失業率高的社區 (Chan, et al., 2006; Wong, et al., 2004)。 由於地處偏遠,區內的家庭會容易和香港主流生活隔絕,產生被排擠和孤立的感覺,以及生活需要不得到滿足的情況 (Chan et al., 2006; 太陽報, 2008年2月 20日)。這樣,他們的家庭環境,夫妻關係,和子女管教等方面,亦會因上述的因素而受到負面影響。不過,過去研究指出,生活於不利環境的家庭,未必一定會在家庭成員關係、父母親職角色、管教子女行為,以及其子女發展方面會出現問題 (Conger et al., 1992; Cui Conger, 2008; Hess et al., 2002; Li et al., 2007; McMubbin McCubbin, 1996; Orthner et al., 2004)。相反,那些能在『逆境求勝』的家庭 (Resilient Families) 能像其他生活條件較優越的家庭一樣,可以擁有和諧的家庭關係和良好的子女發展機會 (Brody Flor, 1998; Brody et al., 1999; Dodge et al., 1994; Orthner et al., 2004; Raikes Thompson, 2005; Vanderbilt Shaw, 2008)。對於這些父母來說,管教子女不一定是一種壓力,反而是讓他們的子女得到正確的家庭社會化 (Family Socialization) 的良好教育機會 (Coleman Karraker, 1997, 2000; Crosnoe, 2005; Hess et al., 2002; Mistry et al., 2004; Seifer et al., 1992; Vanderbilt Shaw, 2008)。 在這個脈絡之下,香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