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的危害及防护
微波的危害及防护 微波是电磁波中的一个特定波段,一般指频率为300 MHz至300 GHz,亦即波长从1 m至1 mm的电磁波。随着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通讯、科技和国防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传输、无线电工具已成为人类文明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从而也使整个生物界沉浸在人为电磁辐射环境之中,因此,微波辐射对受照者及其后代的不良后果引起了公众深切的关注。有关微波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文献甚多,但这些研究所得的结果分歧很大,其焦点在于低强度微波辐射是否存在着有害的生物学效应。然而,尽管学者们观点各异,有一点还是较为一致的,即人体中枢神经对微波辐射最为敏感[1]。本项目从微波的生物效应和材料的微波特性入手,从多种方案中筛选出最佳防护材料和方法,研究手机微波对人体的辐射问题,微波作业人员和过敏人群的衣帽服饰问题,靠近微波发射源建筑物的微波防护问题等,研究有效实用的微波防护方法、制成微波防护薄膜及手机微波防护器,从而有效地解决微波对人体的不良生物效应。1 微波的危害1.1 微波热效应 自19世纪中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赫兹等人提出并证实了电磁场有关理论后,人类开始了对电磁波造福人类的应用研究,无线电通讯应运而生,并从军事走向民用。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发现经常接触微波的人群中,出现有失眠、头痛、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毛发脱落及白内障等症候群。经研究才知一定强度的微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50年代各国相继建立了安全标准,但那时被认为有问题的仅是显而易见的微波热效应。 1.2 微波非热效应 70年代以来,从相继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低强度微波的非热作用对人体引起的不良影响,更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微波的非热效应,是指电子在生物体内细胞的分子中间移动,扰乱了生物体的电反应而引起的作用,或者说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微波照射后,温度虽无上升,但造成机体健康的损害。实验和病理学调查发现,这种非热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比较广泛,能引起神经、生殖、心血管、免疫功能及眼睛等方面的改变。长期低强度射频电磁辐射非致热效应,对动物神经、内分泌、膜通透性、离子水平等都有影响,也有报告认为能引起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2]。1.3 低强度微波对人体的危害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抑郁、烦躁等[3]。实验发现微波辐射能使大鼠脑组织耗氧率减慢一半,反映大鼠脑组织氧代谢能力减弱,耗氧能力下降[4]。从实验能观察到小鼠下丘脑的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变化明显。出现线粒体肿胀、融合和变形;脊缺损、断裂及空化等,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结构受损[5]。部分脑区脑电总量降低,脑电峰值能量明显下降。下丘脑海马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明显下降[6]。国外有学者也指出,脑的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对电磁波辐射是很敏感的指标。较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下丘脑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神经元未显示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形态改变前,首先表现线粒体膜的轻度不完整。 (2)微波对眼的影响有关微波对眼部的损害,无论是职业接触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动物试验方面,国内外均已有大量的报道。一般认为,因晶状体本身无血管组织,故成为微波造成热损伤的敏感部位。长期在低强度微波环境中工作,也可使眼晶状体混浊、致密、空泡变性,且与接触时间成比例。有学者认为,低强度微波致眼损伤的机理可能是微波的长期蓄积作用、非致热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7],也有学者认为微波使晶体渗透压改变,房水渗入晶体,抑制其核糖核酸合成而致晶体混浊等,加速晶体老化和视网膜病变,而对视力、眼晶状体损伤、眼部症状(如:干燥、易疲劳)有显著影响[8]。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低强度微波辐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国内已有大量的报道,且结果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窦性心动过缓加不齐、心脏束枝传导阻滞等,另外血压、血象、脑血流、微循环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9]。微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微波辐照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即使在低场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而微波对脑血流的影响说明其所形成的电磁场可影响脑部血循环及血管功能,脑部经微波照射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弹性血管管壁张力减低,血管紧张度增高,所以导致了脑血流图的一系列变化[10]。 (4)对免疫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抗体形成,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微波的免疫效应与功率密度和暴露时间有关,功率密度较大时,短期暴露可刺激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暴露则抑制免疫;功率密度较低时,产生免疫刺激则需较长时间的暴露。另外,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还表现出累积效应[11]。 (5)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国外有学者指出,用低功率的微波辐射怀孕大鼠,会导致小鼠出生后小脑浦肯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沙溪镇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12ESC心房颤动诊疗指南中文版_图文.doc VIP
- 销售的心理学培训.pptx VIP
- 2025-2026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及安排表.doc VIP
- 2025年粮油储存一规定两守则模拟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MEMS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深度分析.pptx VIP
- 2020年7月英语4级真题!.doc VIP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全国通用)化学试卷.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同步练习.pdf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公卫)6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