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因子的发现_0
遗传因子的发现
DIVFav_119277406646 P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19277406646 LI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19277406646 DIVsNral{TEXT-USTIF: inter-idegraph; FNT-SIZE: 10pt; ARGIN: 0 0 0pt; FNT-FAIL: “Ties Ne Ran”; TEXT-ALIGN: ustif}DIVFav_119277406646 A:lin{LR: blue; TEXT-DERATIN: underline}DIVFav_119277406646 SPANsHperlin{LR: blue; TEXT-DERATIN: underline}DIVFav_119277406646 A:visited{LR: purple; TEXT-DERATIN: underline}DIVFav_119277406646 SPANsHperlinFlled{LR: purple; TEXT-DERATIN: underline}DIVFav_119277406646 DIVSetin1{page: Setin1}
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一个难点的分析
在格里菲斯的实验中,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而将其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则小鼠死亡。于是格里菲斯由此得出结论: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能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后证实该活性物质是DNA)。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S型细菌已经被加热杀死,为什么还会含有“活性物质”?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蛋白质和核酸(DNA)的性质。
一、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就已提出,天然蛋白质分子因环境的种种关系,从有秩序而紧密的构造,变为无秩序而松散的构造,这就是变性作用。
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有高温、高压、剧烈振荡;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就是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等的生物学功能。我们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已经知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加热(60 ℃~100 )处理使S型细菌的蛋白质外壳因变性而丧失生物活性,从而导致S型细菌死亡。如前所述,蛋白质的“毒素”功能也同时丧失。因此,单独注射被杀死的S型细菌对小鼠没有毒性,因而小鼠也就不会死亡。
蛋白质变性作用有许多实际应用。如豆腐是大豆蛋白质的浓溶液加热加盐而成的变性蛋白质凝固体;临床上急救误服重金属盐的病人可进食大量乳品或蛋清,使蛋白质与该重金属结合成变性的不能为消化道吸收的蛋白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用紫外线或酒精进行消毒灭菌是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二、核酸(DNA)的性质
变性作用同样也是核酸重要的理化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温度升高是引起核酸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70~8之间即可使核酸0﹪变性。
由于核酸变性只是氢键断开,双螺旋解体,所以当温度逐渐降低时,在碱基互补的作用下,分离的核酸单链会重新聚合,双螺旋结构得以恢复(必须逐渐降温。如果骤然冷却,可以防止核酸复性。但逐渐降温不能使蛋白质复性)。
因此,只要我们控制适当的温度,就可以仅仅使蛋白质变性,而DNA仍然保持生物活性。事实上,在格里菲斯实验中,格里菲斯是用6温度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的。
当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具有活性的S型细菌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并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DNA复制,合成S型细菌的蛋白质,从而组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使小鼠患病死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有答案)(地市级).pdf VIP
- CISA考试练习习题库(2025年第1部分).pdf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分析.docx VIP
- T_CGSS 014—2020_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规范.pdf VIP
-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下成形件表面质量及残余应力预测方法.pdf VIP
- 机电设备安装应急处理预案.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富士康 索尼设备校正]SI-F209 Operation Manual (中文版).pdf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