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缺陷与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之思考.pdfVIP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缺陷与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之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缺陷与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之思考.pdf

第29卷第6期(2013) 河西学院学报 V01.29 N.o.6(2013)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缺陷与完善 ——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之思考 黄 立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作为一种新型的受贿犯罪,利用影响 力受贿罪在诸多方面存有争议。针对目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立法的缺陷,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为标准,对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进行分析,为我国将来之修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缺陷;《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2003年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联合人责任不应当影响实施这种犯罪的自然人的刑 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是 事责任;各缔约国均应当特别确保依照本条应 联合国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全球性法律文件, 当承担责任的法人受到有效、适度而且具有警 也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个反腐败公约,其对 戒性的刑事或者非刑事制裁,包括金钱制 贿赂犯罪作了详尽的规定。2005年全国人大常裁。”…这样,《公约》将各种贿赂犯罪全部纳入 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 其中,成为规制贿赂犯罪的国际立法典范。 约)的决定》,我国正式加入该公约。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设的利用影响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相关内容及评析 力受贿罪,通常被认为是以《公约》中的影响力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做了详尽 交易罪心1为蓝本制定的。《公约》第18条对影 的规定。其中包括第15条规定是贿赂本国公职 响力交易罪的规定为:“各缔约国均应考虑采 人员罪,第16条规定的是贿赂外国公职人员 取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 (贿赂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第18条规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1)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 是影响力交易罪,第21条规定是私营企业内部 或者其他任何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 贿赂罪;同时,《公约》规定了“法人责任”。 际给予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使其滥用本人的实 根据《公约》第26条之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 际影响力或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为该行为 采取符合其法律原则的必要措施,确定法人参 的造意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 与根据本公约确立的犯罪应当承担的责任;在 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不正当好处;(2)公职人员 不违反缔约国法律原则的情况下,法人责任可 或者其他任何人员为其本人或者他人直接或间 以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后者行政责任;法 接索取或者收受任何不正当好处,以作为该公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黄立(1984一),男,江苏徐卅IA-,助教,研究方向:预防职务犯罪。 ·112· 黄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缺陷与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标准之思考 职人员或者其他人员滥用本人的实际影响力或 完善 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 较之于《公约》,我国刑法所规定之受贿犯 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任何不正当好处的条件”【3J。 罪罪名与《公约》基本相当,但《公约》之立法更 首先,从犯罪主体方面来看,本罪的主体 为简洁,并且法条间的衔接更为紧密。在对 是“公职人员或者其他任何有影响力的人”。 《公约》内容大体了解的基础上,文章将对我国 不难发现,《公约》中影响力交易罪的主体范围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公约》之影响力交易罪 较为宽泛,公职人员不论,“其他任何有影响 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我国规定之不足,以期为 力的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离职人员,公职 我国这一新型犯罪的司法适用以及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