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之一).pdfVIP

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之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文献号 】1-271 页码,1/8 【 文献号 】1-271 【原文出处】比较法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 【原刊页号】419~438 【分 类 号】D412 【分 类 名】民商法学 【复印期号】200001   【 标 题 】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之一)   【 作 者 】方流芳 【作者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除非脚注中另外注明出处,本文引用的中国法律、法规、行政规 章、司法解释和案例,均来自国家信息中心制作的CD—ROM“国家法规数据库”(1998年版)。在中 国, 存在着“法律上的国企”和“事实上的国企”。“法律上的国企”根据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 企业法”组建;“事实上的国企”包括全部或者多数股权投资来自政府机构、国有“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法律上的国企”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而是根据 其他法律登记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或者集体企业。例如:政府投资组建一个香 港公司,该香港公司返回内地投资组建子公司,该子公司必定是登记为“外商投资企业”;又如:若 干国有机构共同投资组建一个企业,该企业决不是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注册为国企,而是 按照公司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再如:全部资本来自一个政府机构的“劳动服务公司”,则登 记为集体企业。因此,本文分析的对象,尤其是个案研究不限于“法律上国企”。   正 文 】 【     在90年代,国企“法定代表人”贪污、受贿、侵占公司财产的大案频频发生(注:国企法定代表 人贪污、受贿、侵占公司财产的部分重大案件有:(1)1991年,北京钢铁公司党委书记管志诚因受贿 141万元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案例选,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研究所,1992年第1辑,页33—37); (2)1995年,贵州省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阎健宏因为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中国检察年鉴, 1995,页332—334;中国审判案例要揽,1995,页496—505);(3)1995年, 原武汉中国长江动力 公司董事长于志安失踪。后经中国驻菲律宾使馆证实,发现于志安已在菲律宾定居。据称:在80年 代, 于志安用中国长江电力公司的50万美金,以自己的名义在菲律宾注册了一家发电厂,如今发电厂 的年收入达1, 000万美元,于志安是这家发电厂唯一的所有者。于志安出走之前多次被评选为优秀企业 家、改革标兵和杰出青年(于志安事件的思索,了望,1995年第49期);(4)1996年,首钢总经理助 理、 首钢控股(香港)总经理周北方因受贿928万港元而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周北方在香港和大陆 共有5辆豪华轿车、6套住房,其中在香港半山区购置的一套住房,费用高达2500万港元。周斥巨资在 香港大举收购公司,造成首钢大约10亿元损失(首钢挖出5条大蛀虫,劳动报,1996年7月23日,版2; 南方周末,1996年8月9日,版3;中国青年报,1996年11月15日,版1);(5)1998年,君安证券公司 董事长涉嫌侵占公司资产、贪污而被捕(君安震荡,财经,1998年8月号,页12);(6)1999年1月, 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时健因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而被判处无期徒刑 (人民法院报,1999年1月12日,版1)。),严刑峻法亦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在一些或许是极端的 情形下,一个国企的前任刚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后任又铤而走险,大有“前仆后继”之势。例 如:贵州信托投资公司前董事长阎健宏在1995年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后任在1996年又涉嫌受贿而 被捕(注:“前车”不远,“后车”又覆,南方周末,1996年8月9日,版9。); 北京钢铁公司党委 书记管志诚在1991年7月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后任在1991年9月又开始受贿,而且比前任胃口更 大,在一笔交易中就受贿150 万元(注:首钢挖出5条大蛀虫,劳动报,1996年7月23日,版2。)。 “穷庙富方丈”是人们形容国企财富再分配的一个生动比喻:在国企纷纷倒闭的同时,一批身为国企 “法定代表人”的百万富翁脱颖而出。1997年,安徽省芜湖市展开“破产企业挖蛀虫”活动,当地29 个破产国企无一例外存在管理人员贪污、受贿和侵占公司财产,共有110 人涉嫌犯罪(注:华东信息 报,1998年12月25日,版2。)。 国家体改委对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