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pdfVIP

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pdf

第27卷第2期 生 态 学 报 V01.27.No.2 2007年2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Feb..2OO7 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 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 杨逢建,张衷华,王文杰,祖元刚 ,陈华峰,贾 晶,关 宇,张乃静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40) 摘要:种子繁殖是菊科植物延续后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菊科植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人侵植物,有鉴于此,选择典型的6种 人侵植物和2种非人侵植物对其种子表面形态特征、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特性、种子激素和单宁等代谢产物进行测定,试图对 这些菊科人侵植物的人侵原因进行探讨。所选择的植物包括:取种于温带的人侵植物假苍耳(Ira xanthifolia Nutt)、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dia L.)、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L.)和非人侵植物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亚热带的人侵植物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L.)R.M、King and H.Robinson、)和非人侵植物金光菊(Rudbeckia serotina(syn、R.hirta))。结果表明,在传播方式上,人侵植物比非人侵植物 传播方式较为高等且多样化,薇甘菊、飞机草、紫茎泽兰均具有冠毛且种子轻小,适于风力传播;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具有钩刺,易 被人或动物携带;假苍耳种子较小且容易和北方的谷类等作物种子混杂,增加了人类活动传播的机会;而非人侵种金光菊和波 斯菊种子较大,主要靠重力传播。在种子萌发率上,出现了南高北低的现象,这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种子萌发速率在人侵种 和非人侵种中平均为3d,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种子生理生化特性上,种子GA和LAA含量在人侵种和非人侵种中区别不 大,平均值分别在0、9~5~g/g和0.079~0.3 g/g之间;单宁含量出现南高北低现象,但在人侵种和非人侵种之间没有规律。 所以在简单的风干种子的激素和单宁含量、种子萌发速率上并不能揭示出人侵种的快速占领新生境的能力。 关键词:人侵性;有性繁殖体;传播;萌发;激素;单宁 文章编号:1000—0933(2007)02.0442。08 中图分类号:Q145,Q945,Q948 文献标识码:A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of eight exotic species from Asteraceae YANG Feng—Jian,ZHANG Zhong—Hua,WANG Wen—Jie,ZU Yuan—Gang ,CHEN Hua—Feng,JIA Jing,GUAN Yu, ZHANG Nai—Jing J Laboratory ofForest Plant Ecology ofMinistry ofEducation, n ∞f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ctaEcologica Sinica,2007,27(2):0442—0449. Abstract:It is main path that the seed reproduction is offspring of asteraceae.We focused on seeds of asteraceae because there were lots of invasive plants from asteraceae,8 asteraceae plants which included six species of invasive asteraceae plants and two species of noninvasive asteraceae plants were studied.There were/va xanthifolia Nutt,Ambrosia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