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DWL002反隐形雷达曝光 500公里内无死角.docVIP

中国DWL002反隐形雷达曝光 500公里内无死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DWL002反隐形雷达曝光 500公里内无死角

中国DWL002反隐形雷达曝光 500公里内无死角 2014年09月25日 10:53??环球网?微博?我有话说(215人参与)?收藏本文   中国受到B—2隐形轰炸机的威胁   中国受到B—2和F—22隐形战机的威胁   反隐形雷达,500公里内“无死角”   张亦驰   近些年来,各种先进隐形飞机和隐形战舰争奇斗艳,反隐形技术也“水涨船高”。何为反隐形技术?如果隐形武器是通过改进设计和使用隐形材料以免被敌方发现,出其不意地攻击并取得最大战果,那么反隐形技术就是破除其隐形功能的克星,可使美国F—22,欧洲的“神经元”及隐形战舰无处藏身。   各国在比拼隐形技术的同时,更在反隐形领域暗中较劲。最近,有国外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称,中国研发的反隐形雷达技术非常先进,并认为将成为“世界先进战机的噩梦”。此说源于今年5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其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的新型反隐形雷达。   那么,世界各国的反隐形技术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中国的反隐形雷达性能究竟如何?它真的非常先进吗?   从“夜鹰”折戟说起   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研制反隐形雷达,它的首次“战果”在15年前产生。   1999年3月27日夜,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已进入第四天。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一架美军F—117“夜鹰”隐形轰炸机完成空袭任务,正飞往意大利北部的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这种轰炸机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美军在1989年入侵巴拿马时首次将其用于实战。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F—117更是因突破伊拉克防空系统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明星战机。此次对南联盟轰炸,F—117也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隐形性能好,它还从来没被击落过。   F—117沿着前几天轰炸南联盟的航线飞行,飞行员泽尔科显然并未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突然,雷达报警器响了起来。显示屏上显示出“SA—3”的字样——那是一种俄制老式地空导弹的编号。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的泽尔科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一道亮光直奔战机而来,“轰”的一声巨响后,F—117开始急速下坠……   事后,有军事专家研究认为,帮助南联盟击落F—117隐形轰炸机的是捷克研制的一种无源反隐形雷达——塔玛拉雷达系统。几年后,捷克又在塔玛拉雷达的基础上研制了更为先进的维拉无源反隐形雷达,并于2002年开始交付。   实际上,飞机隐形并非真的看不到,而是其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即被雷达捕捉到的“影像”相对较小。飞机要达到隐形的目的,就要在减小被雷达捕捉到的“影像”上下功夫。减小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精心的外形设计把雷达波反射到其他方向,而不让其返回到对方的雷达上;二是尽量采用吸波材料和吸波涂层。   而反隐形雷达的目的正好相反,要扩大被雷达捕捉到的“影像”——发现隐形飞机的外辐射电磁波。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最先涉足反隐形雷达研究的公司之一,其在冷战时期研发的无源雷达系统,探测距离能达到200公里以上。它主要是通过接收隐形目标的电磁辐射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后来,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也先后研发无源雷达。于是,“无源雷达”几乎成了反隐形的代名词。   美国的封锁逼中国自主研制   中国能够研制先进无源反隐形雷达,则是被美国逼出来的。在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军B—2隐形轰炸机的攻击。后来,B—2轰炸机和F—22战斗机又进驻位于太平洋上的关岛等军事基地。这样,中国就受到美国F—22和B—2组成的“隐形远程打击力量”的威胁。   另一方面,美国还极力阻挠中国拥有先进反隐形雷达。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5月26日报道,捷克的雷达制造商ERA公司计划向中国销售10部维拉—E雷达。该计划已于当年1月份得到捷克工业与贸易部批准,销售金额为5570万美元。但美国认为该系统能够探测其隐形飞机,因而极力阻挠。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专门致函同为北约成员的捷克外交部长斯沃博达,抗议该国向中国出口维拉—E系统。最终,美国搅黄了这笔买卖。   正是美国的封锁以及隐形飞机的威胁,坚定了中国自行研制反隐形雷达的决心。这次中国在“国防电子展览会”上展出的DWL002无源雷达,就是成果之一。来自展会的资料显示,DWL002无源雷达探测系统,主要用于防空和海岸监视,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对机载、舰载和地面辐射源进行探测和定位,并实时显示目标轨迹。该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由于整个雷达系统可实现全空域覆盖,并可实时、精确地定位与跟踪,具备信号分析与识别能力。所以,基本可以做到“500公里内无死角”。   当然,这种无源雷达需要飞机对外有无线电辐射。但在战时,敌方的隐形战机很可能将无线电置于“静默”方式,也就是尽量不对外辐射电磁波。为了对付这类隐形加无线电“静默”的目标,中国现在还研制了更为高端的无源雷达,即被外界所称的“外辐射源雷达”。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