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整理

课程目的 掌握纺织品后整理的原理、工艺与设备。 了解原料、纺纱、织造和后整理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加深和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学时:34 实验学时:6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考勤、作业、实验) 考试成绩:70% 课程内容 绪论 纤维结构和主要性能 染整用水和染整助剂 纺织品的前处理 纺织品的染色 纺织品印花 纺织品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 绪 论 一 纺织品后整理 即印染加工,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用各种机械设备,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 目的: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改善织物的外观,或使其获得新的性能。 二 印染工业发展的历史 1.染色技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 ①染色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图 ②最早的染料: 赤铁矿和碳黑 2.印染技术的形成: 夏至战国时期 植物染料出现 图 与染色工艺有关的官职:染人、掌染草等。 染色工具:染缸和染棒 3.练、染、印、整工艺的完善: 秦汉以后 ①染色技术: 色谱扩展 ②印花技术: 凸纹版图、镂空版图、蜡染、扎染图等 ③整理技术: 熨烫、涂层、轧光等 三 印染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印染行业的现状及特点 1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外资及合资企业成绩斐然。 2依靠人才、信息、资金优势,沿海发达地区一统印染业天下。 3印染产品结构受国际市场需求制约,但行业和企业适应市场能力提高。 (二)将来:注重质的提升,弱化量的增长。 1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2注重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加快行业信息化步伐,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加强对新纤维面料印染的研发与创新. 5以提高印染产品的档次为中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6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清洁生产 必要性  ①废水排放量大,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②水、能源消耗高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 清洁生产 方法和措施 ①技术、设备→减少染料等化学品的使用量   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气流染色技术和设备。 ②工艺技术:染料助剂性能提高;缩短工艺流程。 ③废水治理技术 ④加强管理 四、新型整理技术 1生物酶处理技术 2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3超临界CO2介质染色技术 4数码喷射印花技术 5纳米整理技术 …… 纺织行业结构 纺织业的地位 纺织工业是国内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纺织业为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纺织业能带动较多关联产业的发展 纺织品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奇妙的现代纺织品 上天---宇航服 入地---土工布 外---衣饰 内---脏肤 胜铁石---碳纤维复合材料 超橡胶---氨纶 十步飘香---耐久香味纤维 舒筋活血---远红外纤维 第一章 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性能 §1 纤维素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棉、麻、彩棉、竹原等。 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竹浆、天丝、莫代尔等。 一 天然纤维素纤维 1 棉纤维 1.1 形态结构 纵向:扁平带状,有天然扭曲.上端尖而封闭,下端粗而敞口. 横向:呈腰圆形,有中腔. 棉纤维形态结构 ①初生胞壁:壁厚约0.1-0.2μm,决定棉纤维的表面性质. 纤维素含量低,果胶质、蜡质含量较高。具有拒水性,对棉纤维生长起保护作用,而在染整加工中会阻碍药品向纤维内部扩散,会造成染色病疵,所以在染整加工初期应将其破坏并去除。 棉纤维形态结构 ②次生胞壁:壁厚约4μm,纤维素沉积最厚一层,是棉纤维的主体,质量约占90%以上。纤维素含量很高,共生物减少,决定了棉纤维的主要性质。 棉纤维形态结构 ③胞腔:含有蛋白质及色素,其颜色决定了棉纤维的颜色。胞腔是纤维内最大的空腔,是棉纤维染色和化学处理的重要通道,若将胞腔的敞口部分完全封闭后进行染色,染色速度会大大减慢。 1.2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β - D -葡萄糖剩基,彼此以1,4苷键联结而成 .图 ☆ 聚合度n 天然纤维的聚合度一般较高. 一般条件下,聚合度越低,纤维强度越低,湿强度也越低,脆性较明显. 纤维素大分子结构特点 纤维素大分子具有还原性(端基上的半缩醛羟基具有还原性); 中间每环上有三个自由羟基,能起酯化、醚化反应; 纤维素大分子中的苷碱对碱的稳定性较高,在酸中易发生水解,使纤维强度降低; 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氢键。 1.3纤维素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纤维的超分子结构:指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即纤维素大分子的排列状态、排列方向、聚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