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爬树蕨属2种植物配子体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pdf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30
第30卷第3期 No.3
2012年9月 of Normal ScienceEdition
Journal University:Natural Sept.2012
Guangxi
爬树蕨属2种植物配子体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王任翔1’2,刘 灵1’2,梁士楚1’2,易锦言“2
摘 要:采用原生境土和Knop’s营养液对爬树蕨Arthropteris
Arthropteris
色,两面体型,单裂缝,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周壁褶皱。接种8d后孢子开始萌发(书带蕨型),播种
14
d左右发育为3~8个细胞的丝状体,22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60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三又蕨型)。幼原叶
体不对称,成熟的原叶体呈对称心形。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播种75d左右开始
出现性器官,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层细胞构成。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
配子体发育特征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
关键词:爬树蕨属;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系统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Q94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600(2012)03—0263—06
3属
爬树蕨Arthropterispallisotii(Desv.)Alston和桂南爬树蕨@Arthropteris
J.Sm.,主产世界热带地区,约20余种。爬树蕨属植物在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爬树蕨属Arthropteris
我国仅发现2种,爬树蕨主要产于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石灰岩地区,桂南爬树蕨则仅产广西宁明县陇瑞保
护区的石灰岩密林下。2_3]。黄玉源等一53对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认为它们茎的结构很特
殊,中柱类型较罕见。桂南爬树蕨的独特之处在于无囊群盖(近年我们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植株,确认元
囊群盖),而爬树蕨及其所在的肾蕨科都有明显的囊群盖。因此,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分类及系统位置有
待进一步研究。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发育及其形态特征在蕨类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卟。“。有关爬树
蕨属部分类群的配子体发育及形态的描述已有报道’6。8],但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配子体发育及形态研究
至今尚无报道。本文采用原生境土和Knop7S营养液的培养方法对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孢子进行培养,
观察其孢子及其萌发、原丝体特征、假根、毛状体、原叶体和性器官等发生的具体环节,并据此讨论配子体
特征所体现的系统学意义,为爬树蕨属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提供资料。
1材料和方法
1.1孢子的采集
林下。将有成熟孢子的叶片放人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转入硫酸纸袋内,搁置通风处让孢子自然脱落后,用
牛皮纸袋收集孢子于4。C保存,供重复培养使用。
3周厚高等1996年在《广西植物》首次称Arthropteris
et
H.G.Zhou
guinanensis Y.Y.Huang为异名。
收稿日期:2012-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通信联系人:王任翔(1
964),男,湖南资兴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E—mail:wrx05@126.eom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
1.2培养方法
原生境腐殖土过细筛后,用牛皮纸包好放入高压锅灭菌(30
min),冷却后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