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用综合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语用综合训练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周末,某高校新建的图书馆每个阅览室的书桌旁都围坐着前来读书的学生。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图书馆从建成到现在,每天能借出千余本图书,但借出的图书以考试辅导类为主。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图书馆里,看文学书籍的人????? ????。功利化的大学生读书使得大学图书馆成了功能上的备考场所。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2)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存在错误,请予修改。 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理由。(150字左右) 答案:(1)[示例]寥寥无几/寥若晨星(2)[修改示例]①大学生功利化的读书使得大学图书馆在功能上成了备考场所。②大学生功利化的读书使得大学图书馆成了备考场所。 2.(1)[示例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示例②]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示例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示例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答案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屏蔽这些字词不难,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直要继续屏蔽下去?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 [答案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都是不规范的用语,与我们国家倡导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汉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3.某市交警大队当街悬挂一条警示语:“超载会翻车,翻车会死人,坚决不坐超载车。”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市民反映该警示语用吓人的语言,有点过分了,看到之后心里堵得慌。请围绕这条警示语的中心,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写一条委婉得体的警示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列句子中,先剔除两个与段意无关的句子,再将剩下的四个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若要想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你就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尽吧。 ②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所有真正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当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 ③这种对称普遍存在:生与死、善与恶、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规矩与变形、伟大与渺小…… ④莎士比亚的对称普遍存在于他的作品中,无处不有,俯拾即是。 ⑤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反光,双重折射。 ⑥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遍存的冲突,这些在自然中最为基本的正反,画家伦特朗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比拉内斯才创造了他的曲线。 答: 剔除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剩余句子组成的语段的顺序是: 5.阅读下面语段,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句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揣摩表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示例: 比喻:超载是交通事故之源,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请不要超载行驶。 拟人:安全意识离你远去,危险隐患向你走来。 对偶:遵章行驶保安全,超载上路埋隐患。 排比:司机讲道义,不谈超载利;安全系乘客,莫坐超载车;大家齐努力,社会更和谐。 (围绕中心“严禁超载”,修辞恰当,表达委婉得体。) 4.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