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墨客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幻灯片出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咏昭君之绝唱”。
二、请一名男生范读课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三、全班齐读,自由诵读。
四、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五、找出诗中直接点明感情的词语。
怨恨(诗眼、点明主旨、感情高潮)
六、合作讨论一:昭君怨恨什么?
一去紫台连朔漠 远嫁异邦
独留青冢向黄昏 远葬他乡
环珮空归月夜魂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
思考: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怎样造成的呢?
幻灯片出示: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 妃 曲》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欧阳修 《再和明妃曲》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统治者的昏庸
七、合作讨论二:《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提供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八、自主赏析: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谈谈喜欢的理由。
九、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咏古迹②怀古人③忆古事
3.思想情感:①感慨身世②感伤兴衰
这类诗歌,从题材上划分,属于:怀古咏史诗。意在借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
十、学法归纳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一)弄清史实。所叙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二)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情感态度?
(三)分析技巧。这种情感态度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十一、比较阅读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史记》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前一首借景抒情、比喻;后一首对比、反问
十二、背诵全诗。
十三、名句填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省识春风面, _________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 ,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