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皋经典传说之花鱼坟如皋经典传说之花鱼坟如皋经典传说之花鱼坟
如皋经典传说之花鱼坟
来源:HYPERLINK 如皋网
有一年春天,在如皋西南有个叫铁篱笆的地方。港里的水小了,住在旁边的一户人家,便在河里筑了一条拦水坝,蓄水浇田。
有一天,正好有个花鱼阵要经过这里,被拦在河里的坝挡住去路。为首的花鱼便变做一个长着两绺长须,身穿黄袍的老人,来到这庄户人家里。
花鱼老人对庄户人说:“老大哥,我想叨个光,向你借个钉耙,去把坝破开来。”庄户人回答:“钉耙倒是有,只是不能借给你破坝,港里的水浅了,要拦点水浇地呢!”花鱼老人说:“老大哥,只借半个时辰。过了半个时辰,劳神你再把坝筑起来拦水。”庄户人说:“这半个时辰借不得,田里缺水日后没收成,那时,我们就得喝西北风。这钉耙不能借!”花鱼老人急着想把钉耙借到手,就笑着说:“老大哥,你等收粮还得等到麦上场,得等两三个月哩。你把钉耙借与我,站在这里就会得到好处,不会吃亏的。”庄户人听说立时就有好处,也就动心了,忙问:“有什么好处,说给我听听。”花鱼老人就告诉庄户人说:“今天午时过后,有一个花鱼阵要经过这里,开头的鱼你不要捉,等过得差不多了,你捉几条去卖点钱,也尽够你糊一春了。”庄户人听了, 贪恋有鱼捉,也就忘记要蓄水浇田了。他立时笑着说:“果真有鱼捉,我就把钉耙借与你。”花鱼老人见庄户人肯借钉耙了,满心欢喜。但他担心庄户人知道花鱼过阵,会伤鱼群,又有点发愁。可话已出口,不好收回,只得再三叮嘱说:“承蒙你借钉耙给我,非常感谢。
不过请你记住:领头的大鱼可不能捉,捉了对你不利,捉到的鱼也不能吃。”庄户人听说有鱼捉,已经高兴得不知所以了,哪里还有心听花鱼老人的唠叨。他心不在焉地应付着说:“好,好!我懂了。”
花鱼老人拿了钉耙要走,庄户人看看快吃中午饭了,锅子里煮的面条已经熟了,忙拉住花鱼老人在家里吃顺便饭。花鱼老人不肯打扰,庄户人拉住他,苦苦挽留。花鱼老人见他诚心留客,拗不过他,只好留在庄户人家里吃中饭。
饭后,花鱼老人借了钉耙出门。临走的时候,花鱼老人又叮嘱庄户人说:“老大哥,我的话你千万要放在心上,头里的大鱼不能捉。我去破坝就不把钉耙送回来了,停会儿你捉好鱼,再筑坝时还用得上,劳神你顺便把它带回来。”庄户人满口答应说:“好,好,好!你先走,停会儿我来取钉耙。”
花鱼老人走了不久,庄户人心想:如果耽误的时辰长了,港里的鱼不是会全游走么?失了时机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莫若早点去港边看看,也好见机行事。于是,他顾不得洗碗,就赶到港边上来了。
庄户人走到港岸上一看,港里的坝已被破开了,港里的花鱼,一个挤一个,头靠头,鳃碰鳃,鳞擦鳞,发出哗哗啦啦的喧嚣声,向坝这边游了过来。当头的一条大花鱼可大,足足有一人多长,正昂头游在前面,身上黄金黄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直把他的两只眼睛也耀花了。
庄户人早把花鱼老人嘱咐他的话忘个干净。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有大鱼不捉去捉小鱼,岂不是天大的蠢事?想着,他立即奔下港岸,在坝边上顺手拿起钉耙,用尽生平力气,照准为首的那条大花鱼狠狠砸去。“嘣”的一声,河水激起了浪花,水花四溅,只一下子就把那条大花鱼打昏过去了。
大花鱼在大水里翻了个身,不住地鞭尾巴。庄户人跳下河,抓住它两腮,死命不放。最后,庄户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条大花鱼打死拖上了岸。这时,整个花鱼阵已经游过了坝,走得无影无踪了,河里只留下一片腥红的血水。
庄户人在港岸上喘了半天气,再也没力气去把坝修筑起来了,而过了这阵潮汛,他便没水来浇田了。他只得垂头丧气地用钉耙柄背着鱼往回走,心里很懊悔没听老人的话,如果等开头的大鱼游过去再捉后面的鱼,不但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捉到更多的鱼,还可以省下点劲来把拦水坝修筑好。
他再也不想把鱼拿上街去卖钱了。何苦呢?放了多的捉少的,打翻了油瓶撇油花,不如自己家里煮了吃。他回来把刀磨了磨,开始刮鱼鳞,剖鱼腹。他拿刀将鱼肚子剖开来了,鱼肚里流出来的竟全是面条儿。
他完全惊呆了:这些面条儿正是自己中午请那个借钉耙的老人在家里吃的。他两眼连眨是眨,两手连揉是揉,仔细看了又看,还是没有错。他终于恍然醒悟:饭前来借钉耙的老人,原来就是这条领头的大花鱼精变的,怪不得自己和他搏斗时是那样吃力。他回想起老人对他说过的话:头里的鱼不能捉,捉了对自己不利,鱼也不能吃。他浑身的汗毛吓得竖了起来,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给这条能变人的鱼精揪到河里去淹死。现在他怎敢再吃这条鱼精呢?
庄户人放下了厨刀,默默地把鱼肚肠送回鱼肚子里去。他忧心忡忡地跑出门,扛起钉耙,在港岸边找了个地方,刨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坑,然后跑回来用布把大花鱼裹缠好,轻轻地埋在那个深坑里,上面还按照人死后的样子,做了一个高高的土坟。因为无论怎么说,他和这条大花鱼总算是个朋友,曾在一块吃过一顿午饭。
花鱼老人死了,人们后来便把当年花鱼阵游过的这块地方叫做花鱼港,把埋葬花鱼老人的坟墓叫做花鱼坟。
传说,大花鱼死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