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子核外与电子排布三原则
类似地,Tl、Pb、Bi最高价比In、Sn、Sb不稳定也完全可以从6s 电子的相对论性收缩得到解释。 上述相对论性效应可以进行推广,特别是对于第5、6周期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解释,如 ③ 第六周期元素普遍比第五周期元素有更高的氧化数; ④ 镧系元素最高价数是+4(Ce、Pr、Tb),而锕系元素有+ 5、+6(重元素的膨胀更大)。 第③第④两个现象可用相对论性间接作用(膨胀)使5d、5f 能级上升,比4d、4f 更易参与成键来解释。 ② 6s收缩使汞具有类似于稀有气体的性质(6s2惰 性),化学 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为液体,且易挥发; 同理: ① 6s收缩使Au具有类似于卤素的性质(负一价); 同第四、五周期过渡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相比, 第五、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性, 出现了同族元素性质递变的不连续性。 如他们的金属单质都不活泼,难与稀酸反应;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非常接近,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在自然界中共生,难以分离。 5 第五、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 对这种不规则性,一般用镧系收缩理论来解释,即由于填充在f亚层的电子对核电荷不能完全屏蔽,从而使有效核电荷增加,引起原子半径缩小和电离能增大。 而相对论性效应认为,f电子的不完全屏蔽因素是由于4f 和5d轨道的相对论性膨胀而远离原子核的缘故。第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6s轨道的相对论性收缩较为显著。这样一来,6s电子受到的屏蔽作用就比相对论性效应较弱的5s电子受到的屏蔽作用小,原子核对6s电子的吸引力较大,因而第六周期重过渡元素有较小的原子半径和较大的稳定性。 6 次周期性 所谓“次周期性”是指同族元素, 从上到下某些性质出现2、4、6周期元素相似和3、5周期元素相似的现象。 如: 1) 化合物的稳定性 周期数 化合物 2 (NCl5) 3 PCl5 SO3 HClO4 4 (AsCl5) (SeO3) (HBrO4) 5 SbCl5 TeO3 H5IO6 6 (BiCl5) 括号中的化合物或者不存在,或者不稳定。 2) 氧化性 HClO4 HBrO4 H5IO6 φθ(XO4-/XO3-) 1.23 1.76 1.70 HBrO4的氧化性比HClO4和H5IO6强 HNO3 H3PO4 H3AsO4 H3SbO6 BiO3- HClO3 HBrO3 HIO3 φθ(XO3-/X2) 1.47 1.51 1.20 HBrO3的氧化性比HClO3和HIO3强 H2SO4 H2SeO4 H6TeO6 H2SeO4氧化性很强,是唯一能溶解金的单酸 氧化性 强 无 中等 弱 中强 SF6 SeF6 TeF6 △fHmθ/kJ mol-1 -1210 -1030 -1315 3) 生成焓 4) 卤化物的稳定性 相似 相似 5) △I1+I2+I3Hmθ/kJ mol-1 B Al Ga In Tl 6887 5044 5521 5084 5438 6)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As、Se、Br最高氧化态不稳定 第六周期元素Tl、Pb、Bi 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C-X ≡C-H ≡Si-X 无 ≡Si-H ≡Ge-X ————→ ≡Ge-H ≡Sn-X 无 ≡Sn-H Zn + HCl 在多电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