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收涩药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三、分类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
四、主治证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四、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
肾、大肠经。
五、配伍应用
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
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六、使用注意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
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
别对待。 ;第一节 止汗药; 麻 黄 根;麻黄???;【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用。 ; 浮 小 麦;浮 小 麦;【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
【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糯 稻 根 须;糯稻根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功效鉴别】麻黄根、浮小麦与糯稻根须皆能收敛止
汗,都可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证,常配伍补益
药同用。不同之处在于: 麻黄根──甘平,作用较强,长于治自汗。
浮小麦──甘凉,长于治盗汗,兼益气养心和退
虚热。
糯稻根须──甘平,兼益胃生津,汗出兼口渴者
尤宜,还退虚热。;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 配伍方法 ★ 治久咳虚喘者,视肺、肾虚亏情况,选用补肺益气药或补肾纳气药同用。 ★ 治久泻、久痢,若兼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 若兼气虚下陷者,配补气升提药; ★ 若兼脾胃气虚者,配补益脾胃药。使用注意 本类药酸涩收敛。属敛肺止咳之品,对痰多壅肺所致的咳喘不宜用;属涩肠止泻之品,对泻痢初起,邪气方盛,或伤食腹泻者不宜用。 ; 五 味 子;五 味 子;3、涩精止泻:
(1)肾虚之遗精滑精, 不孕不育:五味子膏、五
子衍宗丸。
(2)睥肾虚寒之久泻不止:四神丸。
4、宁心安神:心悸,失眠多梦,如天王补心丹。
本品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亦
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
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
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乌 梅;乌梅;【应 用】
1、敛肺止咳:乌梅酸涩收敛,用于肺虚久咳。
2、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本品又能涩肠止
泻痢。
3、生津止渴:用于虚热消渴。本品味酸生津,故
有生津止渴之功。
4、安蛔止痛:用于蛔厥腹痛,呕吐。蛔虫:“得
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本品极酸,具有
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如乌梅丸。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
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
30g。外用适量,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止泻
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
不宜服。
;【功效鉴别】五味子、乌梅皆上能敛肺,下能涩
肠,均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都可用治肺
虚久咳,久泻久痢之证。并能生津止渴,用于津伤
口渴。不同之处在于: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
滋肾阴,又可用治肺肾两虚之喘咳;并能补肾涩
精,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尚能宁心
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多梦。
乌 梅──酸涩性平,又能安蛔止痛。此外,乌梅
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
胬肉外突。 ; 五 倍 子 ;五倍子; 1.敛肺降火:本品性寒,能敛肺气降肺火,用于肺虚久咳和肺热痰嗽。;【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
1~1.5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湿热泻痢者忌用。 ;罂粟壳;罂粟;熟鸦片;罂粟壳;【应 用】
1、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可单用醋炒煎服,或与诃子、乌梅等同用。
2、敛肺止咳:用于肺虚久咳。可单用蜜炙研末冲服,或配乌梅同用,如《宣明论》小百劳散。
3、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筋骨疼痛。可单用或配入复方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止咳蜜炙用,止泻止痛醋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易成瘾,不宜常用。咳嗽、泻痢初起邪实者忌用。 ;;诃子;【应 用】
1、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脱肛。本品苦酸涩,能涩肠止泻。如诃黎勒散、诃子皮散。
2、敛肺止咳,利咽开音:用于久咳,失音。诃子既能敛肺下气止咳,又能清肺利咽开音。;【用法用量】煎服,3~10g。涩肠止泻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分级基及金投资策略(201510深交所改)1020.pptx
- 制图 良胺习作业34页.pptx
- 前n年芳翱地产发展综述及对2010的影响.pptx
- 制度变及迁与制度创新.pptx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zzzz副本.ppt
- 医学文献检索最新版.pptx
- 医学免疫学[CD].ppt
- 医学文献的阅读与评价.ppt
- 动态规及划(常见基础模型).pptx
- 功能点及估算(csdn).pptx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