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案06
课 题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 时 本学期第 12 课时 日 期 本单元第 3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总结、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情感目标 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互助合作能力、共同学习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重点必须让学生学会列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培养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重点必须让学生识记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朝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
动
课
堂 复习旧知预习反馈 听写检查
第10、11课自主学习 听写 复习巩固 课堂导入 教师提问:
同学们,提到宋代,我们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生答略)教师总结:尽管宋代,特别是南宋,留给人们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宋代的经济却继续发展,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宋代,共同去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
多媒体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学生欣赏后总结归纳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导入新课。
引出本课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学习导航 自主学习,完成预习反馈
见学习与检测的自主学习部分 自主学习,完成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 分组探究,设计疑难
1、
2、
3、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展示解决疑难问题:
一、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
1.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2. 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
3.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三、宋代手工业发展状况
1. 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 铁、铜等金属冶炼业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宋代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 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四、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为:(1)城镇的兴起;(2)“交子”的出现;(3)海外贸易的繁荣。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练习 教后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