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品储运产销与气象
第七章 商品储运、产销与气象 粮(油种)堆湿度变化规律 粮(油种)含水量变化,基本上按吸湿平衡规律进行。 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粮食的吸湿量和散湿量相等,粮食水汽压和周围空气中的水汽压相等而保持平衡的水分叫做平衡水分。 温度不变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平衡水分越大;相对湿度相同时,温度越高,平衡水分越低。从相对湿度75-80%起,粮粒含水量急剧增大,为粮堆发热霉变能提供有利条件,使粮食迅速毁坏。 当粮仓堆内湿度比较高时,若遇明显温差,可产生粮面结露。 当空气中的蒸汽含量不变,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蒸汽能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出现凝结水,这种现象称为结露。 当粮堆某一粮层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使粮食孔隙中所含的蒸汽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蒸汽就开始在粮粒表面凝结成小水滴,这种现象称为储粮结露(或粮堆结露)。 (2)粮堆内部:湿热扩散、热粮、害虫热窝等因素引起结露。 (1)粮仓建筑结构:粮仓密闭性差,内外 气体交换频繁,仓壁防潮隔气层性能差。 结露成因: 粮堆结露中的表层结露一般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多发生在11月份前后。 为防止结露,必须设法吸风排湿,通过自然气流合理调节温差,同时加强粮仓的密闭性,使之较长时间维持干燥状态。 例如: 气温下降季,粮堆中下层温热空气上升,在粮面结露;气温上升季,外界湿热空气侵入与粮堆相遇,使粮面结露。 粮堆内部微气流: 粮堆内的气体成分与一般空气的成分不同,由于环境内生物成分的呼吸作用使得O2含量减少、CO2含量增多,从而造成粮堆内部O2 、 CO2 和N2的比例发生改变,另外还有一些陈粮所特有的气体成分增加。由于CO2的相对密度大于O2 ,使得粮堆上下两种气体分布不均,从上到下O2浓度逐渐降低, CO2浓度逐渐升高。 粮堆中的气体成分与粮食的安全储藏关系密切,尤其在缺氧储藏中,除了测量温湿度,对气体成分的检测也很重要。 气体成分检测技术: (1)快速气体成分分析器 (2)奥氏气体分析器 当温差2-3℃时,形成稳定气流自高温流向低温。 速 度:V=0.1~1.0mm/s 测 定:用PH3气体示踪、用检流仪测定移向、 用热球电风速计测定微速度。 温差 气流检测: 温湿度等对粮(油)代谢作用影响 温度---有效温度范围内 湿度---临界水分 气体成分---O2 ,CO2 粮粒状况---不成熟粮粒、“冻伤” 粮粒、 破碎粮粒、受潮发芽粮粒 ? 定义 不利条件 措施 后熟 从收获成熟到生理成熟 酶活动强,旺盛呼吸中放出较多的水汽 日晒干燥促进后熟,晒后趁热进行密封 发芽 后熟后的保管中,粮食打破休眠而萌动生芽 ①粮食有足够水分,如稻谷含水量23-25%,小麦45% ②适量温度 ③充足O2 缺氧或二氧化碳积累抑制生芽 陈化 保管中不发热生霉但原生胶体结构松弛,酶活动与呼吸能力衰退,降低品质 高温高湿促进陈化发展 低温干燥延缓推迟陈化出现 后熟、发芽、陈化 粮油储藏是商品仓储中的大户,主要采取自然低温通风和密闭的储藏方式。选择通风时机很重要,以粮质(温度、含水率)为基础,以天气(低温、低湿)为条件,若以降温为主,则要求内外温差大;若以降湿为主,则按测试的粮食平衡水分调节。 除温度差外,还应进行湿度比较,一般要求仓内水汽密度大于空气中水汽密度时,适于通风减湿。 中药材仓储气象条件 中药材安全水分 中药材平衡水分 仓库内中药材霉变期预报 中药材安全水分 在一定温度下,药材能保持其质量和特色不发生霉害所含的适量水分,称为中药材安全水分。——临界水分K(T) 水分是药材中的不稳定成分,是影响储存的关键性因子。超过安全水分的有效积湿量与发生初霉日数之间存在着相关。 有效积湿量 Xij表示药材的日平均含水量,i表示某品种的试验日数,j为试验次数,Pi表示该品种发生初霉日数。温度一定,药材水分含量越高,则发生霉变的时间越短。当药材水分含量低于K(T)时,C为负值,不可能发生霉变。 如果令: 则: 经过n次试验,由最小二乘法可得: 温度对药材发生初霉日数的影响,定存在一最适温度范围,温度越适宜,初霉日数越短。当空气湿度一定时,温度Tj与初霉日数Xj为一二次曲线。 (初霉日数)对应的最适宜温度= 当环境温度27-29℃时,药材最易霉变。 中药材平衡水分 当温度一定时,湿度越高,药材平衡水分越大,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