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0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02

同步练习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粉碎“四人帮”后,“左”倾错误没有得到纠正的主要原因是(  ) A.冤假错案没有纠正 B.邓小平没有恢复全部职务 C.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盛行 思路解析:粉碎“四人帮”后,长时期“左”的错误思想不可能立即完全消失,即使在个别领导人身上,个人崇拜意识仍然很严重。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思想路线。 答案:C 2.下列各项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1978年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D.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思路解析:历史性转折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答案:B 3.首次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思路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答案:B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思路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完全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坚决执行,我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答案:A 5.中共下列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A.“十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四大” 思路解析:首先要明确,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划分。第一代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形成于中共七大。第二代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三代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形成于十四大。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根本目的是(  ) A.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思路解析:引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原因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继续推行“文革”的“左”倾错误路线。因此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根本目的。 答案:B 7.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文章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2)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有何反响? 思路解析:此图引自教材,它是1978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论。 参考答案:(1)“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不满,需要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明辨大是大非。 (2)在全国引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 8.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社会情况,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来体现其作为转折的原因。 参考答案: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先后经历了哪三次转移?有何重要意义?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要对此阶段的史实作理性分析,首先总结出三次工作重心转移,然后从三次事件的性质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概括意义。 参考答案:(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2)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政治上的准备。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0.(2006湖北宜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二年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