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语文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编大学语文专用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书名:新编大学语文 ISBN: 978-7-111-24910-8 作者:王其全 顾金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曹 操《观沧海》 《大学语文》课件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了解诗的韵律知识。 三、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县]人,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御军卅余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文章。”他的诗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乐府古题写时事、抒胸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思想情怀。今人整理排印《曹操集》。 《大学语文》课件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3]。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5];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6]。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 【词语注释】[1]碣石:大碣石山。[2]何:何其,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同“耸”。峙:立。[3]丰茂:丰美茂盛。[4]萧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洪:大。[5]若:如,好像。[6]星汉:指银河。[7]幸甚句:合乐时的套语。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作品简析】《观沧海》是曹操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7月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开头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海的地点。三四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再写草木和洪波。以上全是写实景。接下来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末二句直抒胸臆。这首诗通过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通篇写景,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曹操曹操的诗极为本色,格调慷慨悲凉、沉郁雄健,豪迈纵横;语言古朴刚健,善用比兴。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1、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2、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如《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大学语文》课件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拓展阅读】 1、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2、清沈德潜:“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卷五) 【相关链接】《曹操集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新编大学语文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大学语文》课件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鉴赏】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时任大将军的曹操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率大军北征乌桓。八月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南)后凯旋回师,途经渤海口附近道德妈石山,乘兴登临,以一首千古传颂的《观沧海》诗,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有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