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学会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回忆录的文体特点,品味本文的艺术特色。 3.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和“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连线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之一。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她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因此结识萧军,与之相爱,从此走上了写作之路。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她的作品中影响较大的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和《小城三月》。《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1942年,萧红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萧红的散文文笔亲切、细腻,涉及生活面较为广泛,颇具特色。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用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艺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鲁迅先生曾说她“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但萧红很好地将特点转化为优势,她用散文的笔法写小说,用小说的笔法写散文,自由地游走于两种文体之间,获得了自由舒展的空间”。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和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了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的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2.探寻背景 1934年10月初,萧军、萧红给远在上海的鲁迅写信,请教写作的事情。鲁迅先生于10月9日回了信,并且表示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萧红审阅小说《生死场》。因之前的通信来往,1934年11月30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一家白俄咖啡店里会见了萧军、萧红,从此,他们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1936年4月到7月是萧红和鲁迅先生频繁交往的一段时间。1936年7月,萧红去日本生活,10月,她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1936年10月19日以后,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多,仅日本友人纪念鲁迅先生的文字就达60万字,而萧红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她不能接受鲁迅先生去世的现实。直到1939年10月,在重庆,萧红才写出2万余字的《回忆鲁迅先生》。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3.文体知识 回忆录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也有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回忆录主要是对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事情真实可靠,“亲切感”是回忆录的重要特征。 回忆录不是以某个特定人物为叙述的中心,而是以作者“我”的眼光为叙述的线索,但是“我”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主要的表现对象。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围绕着“我”所发生的事件、“我”所看到所接触到的人物,集中反映“我”与周围人事的关系,体现“我”的评价和认识。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1.识字注音 (1)单音字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2)多音字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2.字形辨认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3.词语释义 (1)先入为主:先接受了一种说法或思想,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说法或思想。 (2)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 (3)隔膜:名词,隔阂;形容词,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形容词,不通晓,外行。 (4)提携:领着孩子走路,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或后进;携手,合作。 (5)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经历很长久的时间。 (6)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7)校样: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 (8)摩登:指式样合乎时兴的;时髦。 (9)踌躇:犹豫;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 (10)搭讪: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11)了然:明白;清楚。 目标导航 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4 碗花糕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5 囚绿记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2 想北平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3 这思考的窑洞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6 捕蝶者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7 寒风吹彻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8 论快乐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9 论趣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7 寒风吹彻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8 论快乐课件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ppt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ppt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堂十分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_北京人课堂十分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堂十分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十分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堂十分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