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第十二课国文讲义座号-新北市立中正国民中学.doc
新北市市立中正國中100學年度第一學期【808】【809】班第十二課國文講義座號: 姓名:
●課文提要
1.文體:論說文。
2.開頭:( )法。(又名「( )法」或「( )法」)
3.結尾:( )法。
4.主旨:
(1)三種成長:勉人把握時光,進德修業。
(2)苦:說明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先要能「吃苦」。
5.作法:以「( )、( )、( )、( )」四段法論述。
●文意解說
(一)三種成長
1. 「年齡在成長,學識技能在成長,品德也在成長」,此說明三種成長:年齡、學識技能、品德。
2. 「天增歲月人增壽」,指年齡與時俱增。
3. 「年齡的成長出於自然」,表示只要活著,年齡必定不斷增長。
4. 「進德修業要靠自己努力,稍一懈怠,就會停止甚至倒退。」說明品學進步操之在我,不進則退。
5. 「光陰如順流而下的波浪」,此句意同「逝者如斯,不舍晝夜」。
6. 「品學卻如逆流而上的船舶」,此句意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7. 「然而光陰的消逝,有一定的數量和速度(例如每天廿四小時),固然沒有辦法減少,可是也不會增加。吾人追求知識,鍛鍊技能,涵養德性,開拓胸襟,卻可以憑主觀的意願,提高進度。」表示光陰雖稍縱即逝,但其有一定的數量及速度,只要主動積極,不怕品學進度追不上。
8. 「種瓜得瓜(瓜大),種豆得豆(豆小)」,意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9. 「而種瓜種豆,操之在我」,表示最後的結果如何,取決於自己的決定。
(二)苦
1. 「流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含義近於「苦盡甘來」。
2. 「人人臉上寫著一個『苦』字」,以人的五官分布像一個「苦」字為證。
3. 作者接著舉出不同領域的人受「苦」的例證:
(1) 學生必須「苦學」,誰貪玩誰的功課就不及格。
(2) 做事的人必須「苦幹」,誰苟安誰就要失敗。
(3) 宗教家必須「苦修」。
(4) 音樂家必須「苦練」。
之後,作者下一個結論:告訴讀者,「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
4.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意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5. 「『苦』使人頭腦清醒,意志堅強,精神抖擻,身體健康。」說明「苦」對人身、心的影響。
6. 「自來聖賢豪傑都是苦出來的,絕不貪圖舒服容易」,意同「殷憂啟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 「這就像天平、戥秤一樣,可以掂出人的斤兩來」,意指從吃苦的程度,可以看出人的實力。
8. 「又叫『攻讀』。攻城略地」,作者將「攻讀」、「攻城」的「攻」字連結,取其「不怕苦」的積極態度及「不畏懼」的精神。
●作者資料
一、寫作不輟
王鼎鈞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詩禮耕讀之家,從小接受中國古典文學薰陶。十四歲就開始寫詩,十五歲曾嘗試評聊齋誌異,十九歲在陝西安康日報發表第一篇作品。民國三十八年來臺,曾任教師,也曾於中國廣播公司擔任資料員,處理簡報、剪貼資料等工作。因撰稿人員臨時請假,主管請他代筆,意外發現他的好文筆,因此調去專門寫稿。之後還陸續寫了許多廣播劇本和電視劇本。
在工作的同時,王鼎鈞從來沒有停下寫作的筆,他用本名(王鼎鈞)和寇節、方以直、董還主等筆名寫了許多文章。退休後,應美國紐澤西州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的邀請,負責編寫華文教材。現已退休,旅居美國,專業寫作。從第一篇文章第一次出現在報紙上迄今,王鼎鈞的寫作生涯已超過一甲子。
二、歷經戰亂
王鼎鈞一生經歷對日抗戰、國共內戰、臺灣戒嚴等時期。他少年時代即因戰爭和家人分離。抗戰時期,約有四年在日本占領區生活,打過游擊;三年多的時間在國民政府治理的大後方當流亡學生。後來棄文從武,加入軍隊,成為正規軍人,經歷內戰輾轉東北、華北、京滬等地,還一度當了解放軍的俘虜。
三、校慶與生日
王鼎鈞的出生年月日,在身分證上的日期,是民國十四年四月四日。其實這個出生年月日,有個趣味的淵源故事。話說王鼎鈞在十四歲因戰爭而流亡他鄉,並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在大陸開放後,他也曾寫信回老家查詢,卻因親人都不在了,而無法得知。至於身分證上的日期,是就讀國立第二十二中學(原安徽成城中學)時,自己隨手填上的,而生日是學校的校慶「四月四日」。「民國十四年四月四日」,就成了王鼎鈞的出生年月日。
四、全方位創作者
王鼎鈞在詩、散文、小說、劇本及評論等領域均有涉入,最後自己定位於散文。在臺灣文學界,更是大家公認的散文大家。幾十年來,他寫了二十多本散文,文字精鍊,風格多元。
民國六十四、五年間出版勵志小品「人生三書」(包括我們現代人、開放的人生和人生試金石),其中開放的人生一書,名列當年爾雅出版社頭牌暢銷書。而王鼎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