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下水调查—以屏东满州乡某山区为例.PDFVIP

山区地下水调查—以屏东满州乡某山区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地下水调查—以屏东满州乡某山区为例

山區地下水調查—以屏東滿州鄉某山區為例 1 2 游峻一 謝志賢 1 2 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新中光物理探測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 大地電磁波法廣泛的應用於地下水探測、海水入侵、斷層描繪、探礦等等。 為一種頻率域的電磁波探測技術,其原理係利用接收器接收來自天然的場源,量 測地下地層對不同頻率之入射電磁波所產生的感應磁場與電場,由電磁場的比值 大小與相位,可推斷地下地層的特性,以解析地層形貌、岩性或地質構造。 本研究利用大地電磁波法於屏東滿州鄉山區進行地下水探測,結果顯示深度 200-340公尺、900-1000公尺、1100至1500公尺,地層電阻率較低,應為岩盤較破 碎或裂理發達,地下水含量相對較豐。 前 言 應用大地電磁波法調查地下水方面已有許多的成就(楊潔豪等,1996 ;游峻 一等,2006 ),其具有測勘快速、精確等特性。本研究利用大地電磁波法探測滿 州鄉山頂地區地下電性地層情況,以評估其由淺至深地下水蘊藏的情況。 測 區 地 質 研究區域地質由新到老分別為現代沖積層、階地堆積層及牡丹層等。現代沖 積層:主要由砂、礫、黏土、珊瑚及貝類碎屑所組成。階地堆積層:主要由砂、 礫、黏土所組成,其源岩皆來自於中新世地層的岩石。牡丹層:本層岩性以頁岩 和薄砂頁岩互屑為主,夾有厚層的砂礫岩凸透鏡體。充滿了沉積崩移構造。牡丹 層普遍夾有厚層的砂礫岩凸透銳體,這些凸透鏡體包括有蛇綠岩系的石門礫岩; 含石英岩屑之樂水砂岩;以及含有變質岩屑之里龍山砂岩和獅子頭砂岩,厚約二 千公尺。(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恆春半島五萬分之一地質圖) 原 理 本研究使用大地電磁波法,推算由淺至深地層的電阻率。再依地層的電阻率 值與分布形貌配合地質資料研判測區地下地質情況,大地電磁法是量測天然電磁 場進入地層中的電磁感應訊號,包含感應電場與磁場,用以推算地層電阻率。理 論上,在一均質等向性地層,電磁場之穿透深度(或稱肌膚深度,skin depth ) ρ d skin 503 ,ρ為電阻率(歐姆.公尺),f 為頻率(赫),dskin 為肌膚深度(公 f 尺)或稱測深,有學者提出實際測深以 0.7 肌膚深度計算測深。從方程式可知探 測深度和訊號之頻率的平方根成反比,頻率越低,探的越深;反之,頻率越高, 探的越淺。且地層的電阻率平方根成正比關係,地層電阻率越高,探的越深。若 以頻率 10 赫,電阻率 1000 歐姆.公尺,計算測深為 5030 公尺,實際測深約 3521 公尺。 根據電磁學理論,在一均質等向性無限厚度地層,在地表一組互相垂直方向 的電場與磁場,其電場與磁場之比值與地層電阻率的關係為 2 E ρ 0.2T x B y T 為週期,Ex 為 x 方向的電場,By 為 y 方向的磁場,但因實際地層並非均 質均向,故所計算出來的的測值稱為視電阻率(apparent resistivity )ρa 2 E ρ 0.2T x a B y 本次探測使用美國 GEOMETRICS 公司製造的 STRATAGEM 大地電磁探測 儀低頻系統,頻率為 0.1 ~ 1000 Hz ,同時可接收x 與 y 方向之感應電場與磁場, 其資料處理利用 GEOMETRICS 公司研發之 IMAGEM 程式,可作一維及二維構 造解釋。 結 果 與 解 釋 研究區位於屏東縣滿州鄉,為了解研究區內地下含水層分狀況,共配置七處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