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课件1.ppt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课件1

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春天的故事》 歌曲内容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歌曲内容一中,“1979年的那个春天”中国大地开始了一场怎样的伟大变革?中国农民在这场变革过程中有什么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春天的故事》 歌曲内容二: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歌曲内容二中,“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又有什么新举措? 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判断该举措是否适合中国发展的标准是什么?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标志 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 (1)时间: 1992年春 (2)背景: ①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②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面临严峻考验。 (3)内容: ①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②能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1.邓小平“南方谈话” 2.中共十四大 (1)时间: 1992年 (2)内容: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江泽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2)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号角。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春天的故事 “画了一个圈”、“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事件? 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中共十四大 从贫困到温饱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1.时间: 21世纪初 2.背景: 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3.新特征: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新阶段中的“新阶段”) (面临的问题) ★ 4.解决问题的举措: (1)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 文革十年 改革开放新阶段(1992-2001) 单位(亿元) 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新阶段十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对比表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资源配 置方式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系,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 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230美元, 2006年达到2015美元,翻三翻,28年间我国的人均GDP增长了8.8倍。。 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230美元, 2006年达到2015美元,翻三翻,28年间我国的人均GDP增长了8.8倍。。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