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及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杭州市儿童医院 李光乾 概 述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 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概 述 1988年,中国政府响应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关于2000年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确定了我国消灭脊灰的目标和策略 1994年9月以来,中国己成功的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最后一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在1994年9月 1995年11月至1996年4月之间发现4例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9年青海发现1例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灰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 病毒属 直径为20~30nm,基因组为单正 链RNA,无包膜,呈小圆球形颗 粒状 脊髓灰质炎病毒 耐受潮湿和寒冷 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 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 在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 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 流行病学 人是脊灰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 脊灰潜伏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 热退后传染性减少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脊灰呈全世界分布,温带多见 终年散发,以夏秋季为主,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的流行 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发病减少,或无发病 主要是5岁以下发病 3%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我国1955~56年报道的580例脊灰年龄分布 脊灰临床表现 瘫痪期表现 脊髓型(最常见) 受累肌群:四肢肌群 呼吸肌 颈肌 腹肌 腰背肌 膀胱 肠等 表现: 单肢或多肢瘫痪(下肢多见,偏瘫少见) 不对称、不规则分布的弛缓性麻痹 近端重于远端 不能竖头 不能坐 腹肌麻痹 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哭声沙哑无力 无感觉障碍 尿便障碍 恢复期表现 体温正常后,病情不再进展 瘫痪后1~2周,恢复从肢端开始,逐渐向上 轻症历时1~3月,重症常需6~18月或更久 脊灰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运动检查:神经系统疾病常出现运动障碍,运动检查是一重要项目之一 脊灰患儿重点检查下列各项:肌力,肌张力,肌萎缩 感觉检查:比较困难,需高度配合,重要性略次之 反射检查:另一重要项目之一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 肌力分级 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 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肌张力 是指在安静情况下,肌 肉的紧张度,对确定病变 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 要的提示意义 检查时可触肌肉的硬度 及作被动运动,体会其 肌紧张度,了解其阻力 反射检查 对感觉刺激引起的不随意运动反应称反射 反射的分级:消失、存在但减弱、正常、活跃、亢进 反射减弱或不能引出时,应重复,加强法反复多次 脊灰实验室检查 脊灰实验室检查 病毒抗体检测 WHO规定: 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变异率≥15%的脊灰病 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 脊灰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 麻痹前期及麻痹的早期CSF可见细胞增高(50~300个),蛋白含量正常(细胞-蛋白分离) 恢复期出现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脊灰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 血常规:5~15×109,中性粒细胞40~80% 血沉:1/3可增快 心肌酶:可增高 心电图 血气分析 电解质 胸片等 脊灰诊断标准 诊断原则: 流行病史:与确诊脊灰患者接触史 临床症状与体征:符合AFP 实验室检查:粪便分离 随访结果:麻痹60天后仍残留麻痹 进行综合分析 脊灰病例分类 3.脊灰排除病例 —凡是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且脊灰野病毒检测阴性的AFP病例 —无标本或不合格标本,且脊灰野病检测阴性,60天随访时无论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的病例,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上诊断为非脊灰其他疾病的AFP病例 脊灰病例分类 4.脊灰临床符合病例 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 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 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脊灰的处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 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 病例均做为AFP病例;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员发现AFP 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方式 报告到当地辖区疾控机构 脊灰的处理原则 治疗 急性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 首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和意识) 卧床休息(持续至热退1周,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可减少瘫痪的发病数或减轻其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