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艾迪康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大客户)指南.ppt

济南艾迪康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大客户)指南.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带给我们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要强化创新意识提高检验医学的学术水平 行业发展的要求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使检验科的工作定位和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医疗质量的要求 循征检验医学的兴起,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要更加密切结合临床 服务理念的改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也为检验工作定位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保障的要求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给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 质量的重要之处 质量是科室的生命 质量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质量是科室管理的要素 分析前程序pre-examination procedures 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摘自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的专用要求》,3.10节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生物属性 年龄 人种 性别 妊 娠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以上这些生物学影响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医生在评价病人结果时,一定要结合年龄、人种、性别等生物学特征。 对于妊娠期病人一定要考虑其孕周。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起居习惯 饮食:标准餐后,甘油三脂增加50%,胆红素、糖增加15%,丙氨酸转移酶增加10%,总蛋白、白蛋白增加5% 运动:剧烈运动后,K+、Na+、Ca+2尿酸、尿素等指标增加WBC可高达1.5×109/L以上,MPC也有明显增加 采血时间要求 为了避免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将避免剧烈活动,禁食12h后采血作为标准。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对一些血浆检验指标的影响 刺激物或药物影响 咖啡因 升高:血糖、脂肪酸血管紧张素、儿茶酚氨 烟草成分 升高: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硫氰酸盐,脂肪酸、肾上腺素、甘油、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 酒精 升高:乳酸,尿酸,乙酸,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降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吗啡 升高:淀粉酶,脂肪酶,AST,AL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胃泌素、TSH、催乳素 降低: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紧张素,胰多肽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刺激物和成瘾药物影响的控制 .医生应嘱咐病人采血前切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喝酒 .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烟、酒、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生物周期的影响 线性时间影响——年龄 周期性影响:季节循环、月经周期、昼 夜节律 药物监测时标本采集原则 1、要了解药物的长期效应:在药物标定采血(通常在药物5个半衰期左右) 2、要了解药物的峰值效应:应在药物分布 期 结束以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1-2h后采血(除地高辛和毛地黄毒苷要6-8h后) 采血因素的质量控制 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时进行 采血前病人禁食12h(受饮食影响的项目) 采血尽可能安排在其它检查和治疗前进行 药物监测时要根据药物浓度峰值期和标定期采血化验单注明采血时间 采血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影响 卧位、坐位、立位不同姿势采集之标本,检验结果不同,正常人立位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引起Hb、WBC、RBC、HCT、脂类、蛋白等值变化。止血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系统变化,反复攥拳会使血钾升高。 采血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因素的质量控制 尽量统一采血姿势 尽量使用止血带在1min内采血,勿让患者反复攥拳运动 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手臂。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细胞成份的释放对结果的影响 血细胞成份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产生溶血的原因 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传统器具的影响 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动作过大 穿刺处酒精未干 注射器与针头不紧产生气泡 试管质量粗糙,运输过程中挤压血细胞造成溶血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溶血因素造成误差的控制 溶血的标本不能使用 实验发现溶血标本要排除体内溶血的可能 规范采血步骤,改正不良采血习惯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妥善处理溶血标本 采血量的影响 采血量的影响 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对凝血实验的影响 抗凝剂对CBC的影响 抗 凝 剂 量 的 影 响 抗凝剂与血液比例对PT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 抗凝剂: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