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借鉴-武汉工商学院.doc

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借鉴-武汉工商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借鉴-武汉工商学院

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数理方法探索 沈昊驹乔洪武,湖北武汉 4300;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关键词: 数理方法;理性;数理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2044/ZY(2012)02-0000-00 一、引言 现代经济学自马歇尔尤其是罗宾斯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伦理经济学的研究排斥在主流经济学之外,认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人无需所谓的道德关怀,应该是纯经济动物,经济学谈论伦理道德是不务正业的。这种伦理考量的缺造成了现代经济学“伦理不涉(non-ethical)”的特征,使得现代经济学成为一只“跛脚的驴”。数理经济学对伦理问题的忽视导致对现实解释的偏差显然与其作为经济学中的显学主流极不相称,因此许多数理经济学家开始反思经济学研究中的苛刻假设,他们开始逐渐放松“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找寻经济行为的心理学基础,关注伦理道德问题,以期恢复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对话,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约翰·哈萨尼(John Harsanyi)以及肯·宾默尔(Ken Binmore)等人在这些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阿玛蒂亚·森和约翰·哈萨尼相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肯·宾默尔在学界影响的日益扩大,以及其他众多学者的推动,无论是在经济学研究还是在伦理学研究中,经济伦理学都越来越受重视。也许与这些经济学大师的研究背景有关,他们对经济伦理问题的研究,都大量运用博弈论等现代数理方法和建立在博弈论基础之上的实验方法来进行解释和逻辑演绎推理,认为博弈论“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有影响力的思考道德问题的概念性框架”,导致了所谓的“数理伦理学”和以德雷克·帕菲特(Derek Parfit)为代表的“数理伦理学家”的出现。在国内,清华大学的赵南元教授认为应当借鉴数理经济学的发展方法,认为:“伦理学为了科学化,应该而且可能向经济学靠拢,像数理经济学那样建立‘数理伦理学’。这种理论的伦理学主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道德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将当代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数理方法归置于“数理伦理学”这面旗帜下,追溯其发展渊源,梳理方法和议题,探索其哲学基础,进而全面分析其优缺点及对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1955 年在《作为道德哲学家的工具博弈论》一书中R·B·布兰斯怀特R.B.Braithwaite)首次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伦理道德问题。,博弈论在伦理问题的分析中大量用,尤其正如现代经济学运用数理方法进行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一样,伦理学研究中运用数理方法也有其深远的渊源。 尝试用注重严密逻辑推理的数理方法和思维去论证和研究一些伦理学问题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生活在2500余年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ghagoras),最早悟出了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认为无论是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他试图将数理秩序(mathematical order)引进伦理学领域,声称正义是一个内部均等的数,甚至可以由一个平方数(square number)来表示。在从1至10的10个数字中,毕达哥拉斯认为4就代表着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显然正是由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本身是哲学家数学家,或者至少深受数理逻辑的影响,他们的数理思维与他们的哲学思维就不可避免相互产生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笛卡尔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他不仅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解析几何之父,而且还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是强调数学和逻辑演绎方法的理性主义者。毫无疑问,他的数理思想、思维和他的哲学思想、思维相互影响。 但是,历史上在伦理学研究中将数理方法的严密性融入其中并付诸实施的,可能主要还是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1632—1677)。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史与法国的笛卡尔和德国的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齐名的重要的欧陆理性主义者,他不仅用几何学的形式写作了一《笛卡尔哲学原理》,用几何学的方法证明笛卡尔的观点,还用几何学的方法写就了其主要著作《伦理学》,用几何学方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此与笛卡尔的伦理学观点进行比较。斯宾诺莎同笛卡尔一样,认为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的几个由直观获得的定义和公理推出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因此伦理学的知识应当像几何学那样去构建和推理。所以,在《伦理学》,斯宾诺莎把人的思想、情感、欲望等等均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一样,在提出定义和公理的基础上加以证明。虽然斯宾诺莎由于没有发现和建构能够推导出伦理学全部内容的伦理学公理和公设导致了构建公理化伦理学体系努力的失败,但是,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