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

中国教育思想史选讲 第一讲 孔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他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下级武官。三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好学,二十六、七岁时曾做过“委吏”和“乘田”(管仓库和官牛羊)的小官,常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大约三十岁时,孔子开始讲学,长达四十余年。由于他创办私学,顺应历史潮流,内容符合时代要求,教学方法得当,在社会上名声渐响。在五十多岁时当上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升任司寇,但仅三个月就被迫离开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开始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后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后孔子对其一生做如是说:“吾十有五儿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两件事情,弟子多达三千,贤者七十有二。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教育上,孔子有两大贡献,其一是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其二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 二、孔子主要教育思想 (一)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相对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来讲,教育乃为根本。 2、教育和人的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主张教育对象应该“有教无类” 1、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时间条件又允许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扩大受教育的范围,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三)教育目的上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主张培养能够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冲击了当时强调等级出身的宗法观念,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四)教育内容上强调伦理道德,但也不忽视其他方面。 1、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应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2、《诗》、《书》、《礼》、《易》、《春秋》等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锻炼。 3、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4、缺陷是忽视自然知识,鄙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五)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并重 4、由博返约 (六)关于道德教育 1、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2、道德教育原则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讲 孟子教育思想 一、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也是继孔子之后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家庭贫困,是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曾“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终使其成材。 孟轲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之门人,而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思孟学派。学成以后,孟子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思想,前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由于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不合时宜,而无法被接纳。最后退居讲学著书。 尽管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为“邹国亚圣公”。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并提,奉为儒家经典。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一书已早被中外学者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对人类文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孟子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 1、人性本善,人有先天的“良能”和“良知”,人有善的天性。所以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二)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目的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