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怎样读书才会有用
怎样读书才会有用?(附读书方法论)
怎样读书才会有用?知行合一,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文后还附有读书方法论:读书要读旧书、读书要读懒书,很不错的读书方法论!不但要读好书,还要会读书。
文/水湄物语
写完完这个标题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功利主义了,太目标导向了,太——让人(包括我自己)恶心了。
但是这又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常有人跟我说,你看了那么多书啊,好有空啊,最后闲闲地问一句——看这么多书,有用吗?
好吧,我暂且没力气跟大家讨论读书是不是真的要有用,我已经批评过自己太功利主义,太目标导向,太那个什么了。且说我们假定,读书是为了答疑,解 惑,大到解决我们对生命的、对宇宙的疑惑,小到知道我们怎么烧水煮饭,怎么走路说话,假设看书真的是能做到这些的,那应该怎么样读书才能“有用”呢?
我就说说我的一些读书方法吧,也结合神书《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一些理论,这本书4年多来看了不下5遍,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这也是我的理论之一“读书要读旧书”。
1、知VS行
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说法,书分为实用性和理论性的两类作品,也就是我所说的,是指导“知”的,还是指导“行”的书。
指导“知”的,是比较理论性的书,开拓你的眼界,就像你久居魔都,突然跑到了海南,看到麦兜所说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不免惊奇加惊叹,感受的生命的丰富。指导“行”的,则是实用技巧类的书籍,就像你第一次做鸡蛋炒饭,看了书,就知道不能把生米放进锅里。
可是在读书人中,却总有这两派的对峙。重“知”的人,对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人说,有本事你每天读一本类似《纯粹理性批判》《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样的书试试,这摆明了就是对实用主义的不屑。但重“行”的读书人,则会觉得另一方“空谈误国”。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是更重“行”的,但只行而不知,舍本逐末,一叶障目。就像现在这么多流行的关于时间管理类的书籍,强调要高效利用时间。重 “行”的人日夜研读技巧,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管理时间呢?单位时间做的事情真的越多越好吗?人生目标在哪里?如果方向错误了,岂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 努力跑步吗”?
而只知不行,真的是空谈误国。除非是专业学者,否则一个从来只能在沙漠生活的人,拼命看热带雨林树木种类的书有什么意义吗?为了炫耀还差不多,但是真能在生活上解决什么疑惑,就只有天晓得了。
2、怎么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书,永远都是只看第一遍的,我想大概不在少数。尤其是从学校出来之后,扔掉教科书之后。我不知道多少人看书,是从来不做笔记的,我想大概也不在少数。
最后一点是,我不知道多少人看书看到什么特别有道理或“有用”的地方,是有过实践的。我想大概更不在少数。
从我自己来说,除掉打发时间的休闲书(好吧,确实不在少数),对于我认真要看看的书,我都是做笔记的。就那《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说,大概看过5遍,做过3次笔记。
我的笔记是在纸上做的(电脑上做也无不可),类似思维导图的结构,黑笔是摘抄,重点的用一支艳紫色的比划出来,最重要的是,我会用大红色的笔,写一点结合我当时感受的点,或者是我以后会用的地方。
例如,有一本书叫《口渴之前先挖井》是讲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的,我用黑色笔写的当中有一条“为你的人际关系网络建档”,然后在红笔写了我的行动计 划“建档啦!本周先初步建档,每年为朋友的礼物留预算”。根据这个行动计划,我现在有一个电子版的通讯录,记录了各种信息,偶尔,我会在他女儿或老婆的生 日时候送个小礼物。
最近得闲,读了一些好书,前几日与杨子对话,言罢尚不能尽兴,于是才有这颇具个人色彩的读书论,说些一己之见,至于看官意见如何,各人缘法,不可强求。
早些年与一位师兄合办一电子刊物,曾经写过《读书四法》一文,敝帚不自珍,如今已经找不到了。倒是去年有一位陌生人写信来,说机缘巧合读到此文,颇有知遇之感,愿意交个朋友云云。后来去北京游玩,还请我在从前慈禧做闺女时候的府邸,吃了顿饭,也算是个趣事。
可见读书人惺惺相惜的事情,还是有的。所以愿以此文,抛砖引玉,与各位读书人探讨。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读书论之(一)——读书要读旧书
根据金字塔原则,我的论点就是,读书要读旧书。首先要阐述论点,旧书并非指破破烂烂的书,并非指波尔多40年陈酿,并非指昨日搬家打了38个喷嚏从床底翻出来的书。这里指的旧书,只指读过的书,尤其是读过的好书。
继续遵循金字塔原则,我的论据有三。其一,读旧书省事,其二,读旧书省时,其三,读旧书可以温故而知新。
论其一:读旧书省事体现在省了甄别书好坏的精力。
在预备投入时间精力看一本书之前,经济人少不得要估摸一下投入产出比,虽然古人说是开卷有益,那是因为古人能找到的卷少,没点水准的东西也不会随便往卷上刻,好不容易找到一卷,当然要开一开罗。
可是今人面对的是信息爆炸,乃至信息污染的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