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   “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的古代神话故事表达了人类翱翔太空的梦想。在航天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人类征服太空已不再是神话和梦想。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上天,打造中国第一个太空实验室,用以为中国最终建立基本型空间站作进一步探索和实验。   一、国际航天探索与中国航天发展   (一)国际航天探索   1、航天探索始自二战后期   1944年美国政府邀请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冯?卡曼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进行未来50年航空领域的研究规划。次年这个科学家小组就编撰出了一部名为《走向新的地平线》9卷本巨著,在这份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航天技术应用的一些设想。   在纳粹德国覆亡之际,美苏两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抢夺火箭专家、技术资料和设备。这场“分遗产”活动中美国收获最大,抢走了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和可以组装成100枚火箭的零部件,稍后抵达的英国则拿到了数枚火箭成品与半成品。苏联到达盟国协定中属苏联占领区后发现,大部分的零件与火箭资料已经被美、英两国取走,对此十分不满,抗议未果,只好将工厂内剩下的生产线以及附近与生产和研发火箭有关的德国家庭全数运往国内。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了一个果蝇上天,虽微不足道但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次将生物送上太空。在美国获得德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之际,苏联将屡遭毒打的杰出飞机设计师科罗廖夫从政治犯行列解放出来,并将之前抢到的德国专家与资料迅速汇集到科罗廖夫旗下,1957年10月4日苏联使用由洲际导弹改进的“卫星号”运载火箭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将人类航天的幻想变为了现实。这颗卫星被赋予了太多个第一的含义,标志着人类的活动区域从此由陆地、海洋和大气层迈向了太空。同时标志着美苏的太空争霸也由此展开。   科罗廖夫的成功让冯?布劳恩坐卧不宁。美国的科技自信与国家威望都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颗人造卫星背后是苏联拥有射程可达7000公里的导弹能力,美国本土不再安全了。冯?布劳恩嘴上不服输,但直到第二年才费尽波折地将一颗卫星送上天。而苏联则在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仅仅一个月,又于1957年11月3日将一条名“莱卡”的生物狗送入预定轨道,不仅让美国的果蝇无地自容,而且真正证明了生命在太空也能存活。在此后的几年内苏联始终走在美国前面。   2、美苏争霸太空   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名为“发现者”13号的照相侦察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标志着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拉开了序幕。   1961年4月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乘坐飞船升空飞行了1小时4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从1961年开始美国重点瞄准登月工程,在经历了几年无人探月的探索之后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阿姆斯特?O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O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对一个人来说,只不过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对人类来讲,却是巨大的一步。”   从1961年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阿波罗计划历时11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4年的漫长太空旅行,于1986年越过太阳系边缘,实现了飞向太阳系外宇宙空间的目标。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实现了航天运输系统由地球表面到近地轨道间的部分往返重复使用。1986年2月20号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在轨运行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   (二)中国航天探索的产生与发展   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毛泽东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这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   1970年4月我国使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于1975年11月29日按预定计划返回,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卫星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