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ppt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1

5.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相似变化规律的是(  ) A.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地区 B.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C.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和以南的南方地区 D.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解析】 青藏高寒区高原面由东南向西北出现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变化,这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由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水平分异相似。B 6.为了缓解东部地带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北方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今后应大力发展(  ) A.第二产业 B.集约化农业 C.传统工业 D.核能发电 【解析】 此题审题非常关键“为了缓和……,应……”,所以,大力发展的应该能有利于降低能耗、减轻交通运输压力等,综合对比A、B、C、D可选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划分依据 3.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2.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气候与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受太阳辐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 zxxk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 自然要素 地域差异 差异成因 地形 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复杂的地质作用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转向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 降水 zxxk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 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 (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 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 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三 大 自 然 区 西 干 北 半 旱 旱 干 区 青 藏 寒 高 东 区 部 风 季 区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 地形 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 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 气候 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 植被、土壤 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植被为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发育下的土壤 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原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代表性动物 熊、松鼠、熊猫、梅花鹿 骆驼、黄羊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水文 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 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自然环境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 农业 农耕业发达 畜牧业为主 ,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人类活动 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 地形 气候 地理位置 水文 植被 矿产资源 工业 农业 商业 人口与城市 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我国的区域差异 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园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园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GDP(亿元) (当年价格)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 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年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 2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4分);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 2 分)。 (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