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和测试一个数字鸿沟的社会认知模型.doc

概念化和测试一个数字鸿沟的社会认知模型.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化和测试一个数字鸿沟的社会认知模型

概念化和测试一个数字鸿沟的社会认知模型 Kwok-Kee Wei 资讯系统学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 isweikk@.hk Hock-Hai Teo, Hock Chuan Chan, Bernard C. Y. Tan 资讯系统学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117417 {teohh@.sg,chanhc@.sg,btan@.sg} 鸿沟作为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已经出现超过了十年。然而,对于数字鸿沟的影响的理论解释。本研究探讨三个层面的数字鸿沟。数字接入沟(第一层数字鸿沟)是指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技术(IT)的接入不平等。数字能力沟(第二层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第一层的数字鸿沟和其他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利用IT能力的不平等。数字效果沟(第三层数字鸿沟)是指由于第二层的数字鸿沟和其他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利用IT效果的不平等(例如,学习和生产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文献,我们开发了一个模型来显示数字接入沟如何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字能力沟和数字效果沟。数字接入沟侧重于计算机在家庭和学校的拥有量和使用。数字能力沟和数字效果沟分别专注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果。模型使用了在新加坡的4000多名学生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提出对三个层面的数字鸿沟之间关系的见解,为数字鸿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解释。虽然学校计算环境有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但这些因素并没有消除拥有家用计算机和没有家用计算机的学生之间的知识差距。我们还对研究和实践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数字鸿沟;社会认知理论;计算机拥有量;IT环境;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学习效果;IT采纳和影响 历史 :Laurie Kirsch,高级编辑;Sue Brown,副主编。本文于2006年6月30日被接收,经过作者21.5个月和3个版本的修订。文章于 2010年3月17日在网上提前刊登。 ? ?1前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脑使用呈指数级增长(Cooper 2006)。随着信息技术(IT)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些没有接触IT的人可能会处于很大的不利地位(Becker 2000年,Dewan 和 Riggins 2005, Jaeger 2004, Kvasny和Keil 2002)。政府特别关注的是缺乏IT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IT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化(Ching 2005, Warschauer 2003a)。 利用来自美国教育部的数据,DeBell和Chapman(2006)基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学生。其他学者也指出,IT接入的缺乏很可能剥夺了年轻人的机会去发展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SE)(例如,Attewell和Battle 1999),这对于学习效果非常重要(Marakas等。1998)。 ? 许多国家已经采取政策来缩小数字鸿沟。例如,美国和新加坡通过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场所增加公共访问的计算机。尽管有了这些政策的普及,但对于政策是否和如何去缩小那些在家拥有计算机的和没有计算机的人之间的数字鸿沟,这方面的认识尚且不足。(Attewell 2001, Warschauer 2003b)。由于正在增长公共访问的计算机经常被认为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圣杯,本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健全的理论来理解这一关键政策的影响。 ? 为此,我们需要细致地去理解数字鸿沟,可从三个层面进行考虑(Dewan和Riggins 2005)。第一个层级是接入沟,这可能导致一个能力沟,能力沟又进一步导致一个效果沟(如后文所详细描述)。家庭和学校的计算机接入属于第一个层级。家庭和学校的接入能力有助于我们评估提供家庭和学校接入政策的效果。在此之外,重要的是要了解能力沟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效果沟。过去的研究对于数字鸿沟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没有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来解释其背后的机制。因此,本研究将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用社会认知理论(Bandura 1997, 2001)来解释从数字接入沟到数字能力沟再到数字效果沟整个链条的影响。本研究将解释家庭和学校的IT接入和IT使用(用于学习和休闲)和学校IT环境以及个人特征(如性别)如何影响CSE和通过CSE来影响学习效果的机制。这样一个严谨的对数字鸿沟现象的理解是宝贵的,尤其是在一个知识密集、充满IT,以IT为基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世界里。 ? 2数字鸿沟框架 数字鸿沟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以及大众媒体的关注。基于Dewan和Riggins(2005)的框架基础上,在现有的文献中有两个层面的数字鸿沟。该框架采用采纳过程来解释IT接入、发展使用能力,并取得效果等阶段。第一个层次是指接入的不平等,如在家庭和学校的计算机接入(Dewan和Riggins 2005),这通常被描述为“狭义”的数字鸿沟(Fr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