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伦理企业伦理’
「專業倫理─企業倫理」
─2012教學課程大綱─
課程時間: 每週兩小時 (週二第7.8堂1540—1730)
授課教師: 楊百川:羅耀拉SL 230室(EXT 2228);005087@mail.fju.edu.tw
辦公室時間:週二到週四,09:30~17:30或其他事先安排之時間
授課教師:林耀南:羅耀拉SL260室(EXT2735);065999@ mail.fju.edu.tw
辦公室時間:週二到週四,09:30~17:30或其他事先安排之時間
一、課程目標:
1.啟發同學對企業相關之社會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從而了解企業的利益關係人之角色價值及利益;
2.擴大同學進行企業決策思考時之省察角度,並透過廣泛之團體溝通,培養同學之企業人文素養;
3.增進同學面臨企業決策時,對倫理思考的周延性;
4.透過服務行動學習實作設計,體驗各項議題之攸關性與強化倫理反省之深度。
二、授課方式:
1.課堂講授或線上教學
2.個案研討
3.影片觀賞及評論
4.專家演講或工作坊
5.行動與服務學習實作
6.課堂議題討論
三、授課內容:
本課程採用認知與行動學習並進的模式進行。認知學習著眼於企倫相關知識與價值體系,行動學習著眼於強化感受與體驗的深度。認知學習內容包括:1.知識體系2.利益關係人3.企業社會責任4.價值體系5.企業倫理個案問題分析解決架構6.企業倫理專業內涵與當代議題;行動學習內容包括:1.真實個案追蹤報導與撰寫2.管理功能專業主要倫理議題調查3.非營利組織之經營診斷與實踐 4.小組環境行動5.城鄉數位落差填補。
四、參考用書:
1.葉保強(2005),企業倫理,五南圖書出版社;
2.高孔廉主編(1992),台灣企業管理個案(第五輯):企業與環境個案集,政大企研所;
3.陳勁甫許金田(2010),企業倫理─內外部管理觀點與個案,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
4.孫震,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天下文化。
5. Frederick W.C. Post J.E and Davis K.(1992),Bussiness and Society, 7th ed. McGraw-Hill.;
6. Tom Morris(1999),游敏譯,亞里斯多德總裁─以哲學為師的企業經營之道,大塊文化;
7. Joseph L. Badaracco(1999),徐曉慧譯,對與對的抉擇,臉譜;
8. Jon M. Huntsman(2006),何信慧譯,贏家說真話─美國經營之神的處世哲學,培生教育;
五、計分方式:總分100%
1.認知學習50%:課堂作業、出席率、認知學習成果;
2.行動學習50%:課堂之作業與報告、行動學習成果;
3.課程參與10%:課堂參與程度 (EXTRA POINTS)。
六、上課注意事項:
1.請以7~9人為限分組,並選出小組長;請同組成員坐於同一區;
2.上課前請先準備輔助教具;
3.請準時上下課,不要無故曠課:凡無故曠課一次,扣總分5%;曠課達2次者,或缺課(包括曠課及請假)次數超過3次(含)者,學期考扣考(亦即沒有學期成績);
4.請把握機會向老師或報告者提出問題,課程中之參與與提問,可在課程參與成績上爭取到最高10分之額外加分,請珍惜之。
七、專題探索與個案研讀與之建議方向
1.專題內容可能包括:
(1)自然環境使用權(科技發展與自然生態之平衡)。
(2)消費者保護運動。
(3)弱勢團體(勞工、女性、身心障礙、少數族群等)之權益保障。
(4)金權政治之運作因果探討。
(5)工會運動之宏觀思考(勞動基準法的立法精神)。
(6)專業經理人之養成與其社會角色探討。
(7)公共資源之分配機制(國營事業民營化議題)。
(8)企業國際化之倫理議題及反省(外籍勞工之議題)。
(9)社會第四權--媒體--之運作規則及其在倫理議題中之角色。
(10)智慧財產使用權之規劃與落實。
(11)公平交易之經濟、社會、政治及倫理涵義分析。
(12)企業所有權之探討(私有財產制度之反省)。
(13)環保議題之本土及國際趨勢探討(問題發展方向,及因應對策思考)。
2.每一專題之研討可採用系統思考進行個案或內涵之引導,使能對下列問題提出看法、反省或對策。
(1)議題中之利益關係人分析。
(2)議題發生之源頭社會力運作關係。
(3)可用以判斷問題是否有所改善之各項利益關注焦點分析。
(4)過去實際經驗或理念推演上之解決方法或思考方向探討。
(5)整體產業或個別企業可因應對策,甚至個人面對問題之倫理思考,及決策原則分析。
(6)歸納出所有之倫理思考及判斷原則歸類。
(7)評估可能之變化、影響,及運用於類似情況之可能性。
附件一
各主題上課時間與授課老師
週次 日期 主題 授課老師 1 2/1 課程規劃說明
(1)教室認知學習部分
(2)行動體驗學習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