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参考资料 .doc

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参考资料 .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参考资料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1) 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为了利用琐碎的时间而搅乱注意力,是一件十分得不偿失的事情。 你可以在煮鸡蛋的时候背英语,但切不可在背英语的时候煮鸡蛋。 我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他举了一个早上起床做事情的顺序为例,上厕所需要五分钟、洗漱需要五分钟、煮鸡蛋需要十分钟,做这些事情的顺序应该怎么安排?如果先上厕所,再洗漱,然后煮鸡蛋,总共需要花二十分钟。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统筹”一下,先把鸡蛋放进锅里煮,然后去上厕所,再洗漱,这个时候鸡蛋也正好煮好了,整个过程只需要十分钟,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这样的方法对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当然很有借鉴意义,但有一个条件:这种时间的统筹只有在做那些不需要动脑筋思考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才明白。 04年9月7日,当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还差最后一章完成的时候,我算计了一下,先联系出版社,出版社审查选题差不多需要一周,这样剩下的一周我正好可以写完最后一章。如此算是对“统筹方法”的合理应用,应该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但是,我错了。 拿着没有写完的书稿,总觉得有点底气不足,跑了几家出版社都没有明确的答复。等我回过头来写最后一章的时候,写作效率大大降低,觉得完全没有状态,磨磨蹭蹭写了12天才算勉强写完,而且质量也不能令我完全满意。 等我写完书稿之后我再全力以赴的去联系出版:发邮件、打电话、面谈,一切都变得十分顺利起来,很快就谈妥了出版事宜。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的精力集中起来很难,要分散却很容易。我写了一个月,中间几乎没有做别的事情,已经完全进入了写作的状态,写起来速度快质量高。但被我这么一“统筹”,写作状态被活生生打断了,要找回来不容易,跑出版的时候总惦记着还有一章没写,补写最后一章的时候又因为等待出版社的回音而很难安下心来。最后出版也没联系好,文章也没写好,本来为了提高效率,却大大的降低了效率。 有人说,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在我看来,有一样东西比时间更宝贵,那就是人的精力。如果在抓紧时间和集中精力之间选择,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集中精力。为了利用琐碎的时间而搅乱注意力,是一件十分得不偿失的事情。 美国著名作家卡尔·桑德堡著有六卷本的《林肯传》并因此而获得1940年普利策历史著作奖。桑德堡花了多年时间来写作《林肯传》,那时他住在密执安湖边。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他都会出现在湖边的沙滩上,一边低头漫步,一边聚精会神地构思。当地人说他天天如此,非常准时,甚至可以用他来对表。有几位邻居决定开个玩笑,他们花钱请来一位又高又瘦的演员。一天早上,他们给他戴上长胡子和一顶高帽子,穿上大衣,披上披肩,然后让他朝桑德堡走去,他们躲在远处,想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只见两人慢慢走近,又交错而过,桑德堡抬了头,又低下头去。那演员回来后,邻居们围住了他:“他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只是看了看我。” “什么也没干?” “他鞠了躬。” “他没说些什么吗?” 演员的眼神有些恐慌。“他说……他说的就这些。” “他说什么?” “他鞠躬后说:‘早上好,总统先生。’” 桑德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传记作家,更是一名著名的诗人。1950年,他因《诗歌全集》而再获普利策奖。但他写《林肯传》的时候就只专注与传记的写作,而完全不去想诗歌,写完《林肯传》之后,再全心全意的去搞诗歌创造。 可以这么说:桑德堡之所有能把《林肯传》和诗歌都写得很好,就是因为他写传记的时候不写诗歌,写诗歌的时候不写传记。 小而言之,我们要“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科目学好,就只能学语文的时候不想数学,学数学的时候不想语文,专时专用,才能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在听课的时候,有些老师讲的东西你老感觉已经知道了,于是不愿意再听,拿出书本来自己看别的东西。这样做似乎很符合“统筹方法”。但你的精力受到了搅扰,等老师讲到你不知道的地方的时候,要么你正看书看的津津有味,根本就没有听见,要么勉强抬起头来听一会儿,感觉没头没尾的,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最后,一堂课下来,书也没看好,课也没听好。你希望一举两得,结果却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很简单,这里存在时间利用和精力集中的矛盾,知道的东西再听一遍可能真的有点浪费时间,但如果为了节约那么几分钟时间而破坏了精力的集中,是很划不来的。 第四部分华罗庚“统筹方法”的局限性(2) 有必要再说一遍统筹方法的运用原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