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摘? 要】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研究课题。对此,本文试图立足教材资源、生活资源、文化资源、现场资源四大视界维度,依循研读文本结构、变换呈现方式、重现生活场景、激活生活经验、链接社会文化、引入历史典故、智对课堂意外、善待错误生成八条实践策略来构建有效度、有信度、有深度和有厚度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数学教学???
在理想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从教师主体的智慧引领、学生主体的亲历体验等方式维度展开思考和研究。而事实上,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想课堂的构筑过程如果缺少了蕴涵活力的内容资源,那么一切方式层面的教学行为便会因失去赖以依托的原始肢体而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课程资源在理想课堂的构筑中的重要地位已不可动摇。那么,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纳入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视界又有哪些元素呢?数学教师又应该如何进行资源创生的实践行为?对此,笔者试图通过本篇论文进行如下几点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性思考。
一、精用教材资源,构建有效度的数学课堂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对于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的结论,教材往往以很简单的过程予以呈现,或以“容易看出”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流动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思维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精用教材,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怎样精用教材资源,才能实现其最优化的价值功能,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研读文本意图,体现数学学科的严密性
不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其编写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了数学逻辑的严密性。走进教材,我们发现编者非常注意从相关的数学问题中,揭示丰富的数学知识,进而归纳完善的数学规律,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尝试练习来解释数学规律、完善知识体系。这样的编排体系,符合了数学教学循序渐进、逐渐累积、逐步抽象的原则性理念。作为课程资源的创生者,数学教师应深入研读数学教材的“文本结构”,并在教学实践中尽力重现其“问题——事实——规律——应用”的编写意图,以真正彰显数学教学的严密本色。
《植树问题》教材是这样编排的:首先,出示例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事实;然后,图示揭露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得出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规律雏形;最后,尝试练习,完善形成“两端都种时,棵树比间隔数多1”的数学规律,整个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呈现事实——尝试验证——应用规律”这一知识形成的“严密逻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力求凸显教材编写的“严密逻辑”性,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与教材内容相呼应的是,先呈现“数学事实”,且数学事实在操作活动中产生、在联想延伸中丰富;接着归纳“数学模型”,且数学模型在独立探究中得出、在合作交流中概括;最后形成“数学规律”,且数学规律在质疑验证中肯定、在字眼补充中完善……可以说,教材资源固有的严密特性,在课堂现场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实践体现。
(二)变换呈现方式,增强数学学科的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教学中信息的呈现重在提供给学生适量的信息,而不一定是完整的题目,促使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建构联系,得出某种结论或提出某些问题,信息的呈现不一定是教师一步到位的呈现,可分步呈现,或让学生自主呈现,应该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提供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等信息为主动地提供、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请你任写几个小数,如1.4,2.37,4.89,15.3,21.325,并把他们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可以组成1.4+2.37,4.89-1.4,15.3+2.37,21.325-4.89,然后试着研究一下小数加减法的法则。这些材料由于条件的不确定,学生自主选择、获取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相关组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灵活,所得结论也灵活多样,培养了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可以说,教材资源的价值功能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深层的发掘体现。
二、提炼生活资源,构建有信度的数学课堂
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数学教学也可以采用“借代”手法,借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这些真实生动的材料取代原有例题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亲切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会用具体的生活经验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