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析错因 解决问题——一年级“解决问题”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pdf

分析错因 解决问题——一年级“解决问题”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蚕蒌 小骺敬学研宄 P。。。r。。k。。~。。a。。‘。r。。y。’。S。。。。c。。。h。。。o。。’’o’。l。。。T。。。。e。——a’。。c。。。h。—i—n—g’。。。。。—R—e—’s’e’。。。a。。—r——c—h— 分析错因 解决问题 一 — — 年级 “解决问题”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浙江诸暨市浣江小学 陈和苹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葵 ,篮子里有4个 ,所以3+4=7(个)。 (1)一年级孩子 以形象思维为 第五单元时.一道习题 的错误率之 师:一共有7个 已经告诉我们了. 主.生动的图案吏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高 .引起 了我对 图式应用 问题的思 你再看看 ,要我们算 的是什么? 力 抽象的大括号、数字对他们而言 考 。通过对此类问题 的深入分析 .从 生 :(找 了找)问号在这里 ,左边 似乎有些抽象 ,不能完全理解 .而且 “①看图说话 ,意在读懂图意;②观察 的是让我们算 的.可是我看到了是 题 目中刚好3个 向 日葵 已经呈现 了. 对 比,灵活选择算法:③循序渐进 ,加 3个 。 对总习惯顺向思维的孩子来说 .3+4= 深对部分的认识 :④学会检查,回忆 7这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的 思考过程”等四方面 .提 出了有效地 经过统计 .班 中这题 的错误率约 (2)很多孩子看图能清晰地表达 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同时希望通过 占31.1%,到底求的是什么呢?任教一 意思 :一共有7个 向日葵 ,篮子里有4 这样的研究方式 .使我们树立有错必 年级的老师遇到解决问题时.可能都 个.左边有几个?可在实际列算式时, 析、有问必究的意识 ,让教学更有效。 有这样的感受:解决 问题真的这么难 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3和4合成7.这 一 、 问题呈现—— 到底求什么 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如何教 是由于我们在计算7_4=?时更多地在 学生在学完图式应用问题时.出 学才能清晰易懂?这一连 串的问题引 思考 :谁和4合成7,而且平时练习口+ 现的错误令人瞠 目结舌 .其 中练习时 发 了我的思考 ! 4=7.也是这样思考 的.对于孩子来说 有一道 图式应用题 的错误 引起 了我 二、归因分析—— 问题在哪里 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不能很好地 区分 的注意 此题属于表示部分和总体关系 (3)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 围绕 问 原题 : 的减法应用题 .学生第一次认识大括 题来思考 的能力 不知道怎样在问题 号和问号.教材呈现的是一个简单的 情境 中去分辨哪些是已知信息、哪些 求剩余的数学 问题 .意在让学生再次 是未知信息,更不能从所提供的信息 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 决 问题 的 中全面分析数量关系 (错解 1)笔者 :你是怎么想的? 过程 .要求能看懂图意 .说 出要解决 三 探寻方法——提出有效策略 看 图写算式:口。口=口(个) 的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然而由于题 目 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作为 错解1:固0团=团 呈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